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措施
机关各处室,委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委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按照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的重大要求,在“一支部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上取得新进步,在发挥基层党组织“四强”作用上见实效,结合我委工作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政治统领打造基层党组织“排头兵”。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建设全过程和各环节,坚持党建引领,始终牢记没有离开政治的业务,也没有离开业务的政治,始终把政治要求融入各项工作中,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推动基层党组织体系规范化、政治生活常态化、管理服务精细化、工作制度系统化、阵地建设特色化,进而推动全委各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品牌化。将全委各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忠诚核心、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第一方阵”,打造成全面提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服务发改中心工作的“排头兵”。
二、培根铸魂筑牢思想根基。坚定不移推进培根铸魂工程,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委党组和全委各基层党组织政治理论学习的“第一议题”,严格落实党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日制度,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通过学原著原文、举办微党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充分利用智慧党建、委机关党建群、党支部微信群,每日推送学习内容,引导党员利用碎片时间开展党性教育。支部书记对党员学习笔记每季度进行签阅,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努力在学出绝对忠诚、学出坚定自信、学出使命担当、学出能力水平上作表率。
三、持续打造学新知新用新的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坚持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学习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管理、生态等各方面知识,不断强化履职尽责必备的新技能。发挥好党建论谈、“发改处长讲堂”“青年大讲坛”作用,邀请领导干部、专家学者讲授政治理论知识,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突出“党建+网络”特色,通过支部微信群及时推送时政和发改工作领域重要文章。通过领导带头示范学、党员轮训集中学、支部活动灵活学,个人自学、集中研讨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增强学新知新用新的自觉,打造学习型基层党组织。
四、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激发党员内生动力。用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传家宝,畅通各基层党组织与党员的沟通交流渠道,定期开展党建和思想状况调研,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心坎上。认真落实“六必谈”谈心谈话制度,加强正面引导,做到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心理上解压、生活上解难。激发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着力解决“为什么、站得稳”的问题;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着力解决“想什么、干明白”的问题;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着力解决“做什么、干得好”的问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把工作标准调到最高,把精神状态调到最佳,把办法措施调到最优,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前列,使每名党员都成为高高飘扬的旗帜、每个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五、丰富内涵增强党建活动政治仪式感。加强经常性纪律规矩教育,抓早抓小抓苗头,以党的自我革命精神永葆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针对性加强对青年党员、离退休党员分类管理。加强发改“家”文化建设,注重发挥文体兴趣小组作用,丰富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深化“法律进支部”活动,加强以党章和宪法为核心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利用重要的节庆开展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进行鼓励激励谈话、赠送“政治生日”贺卡、设立党费集中交纳日等仪式,突出党员意识和党建特色,不断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实施“暖心”工程,细致落实党内关怀帮扶制度,认真落实关心关爱干部职工若干措施,动态建立困难党员台账,在“七一”或春节前、党员生病住院或遇重大困难时,党支部联合机关工会根据本单位实际安排慰问,让党员实实在在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在做好常态化走访慰问和帮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温馨小屋,开展干部职工子女假期托管服务。
六、“两化”建设确保基层党组织“强起来”。严格落实《省发展改革委机关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规范》,开展线上理论学习、联学联建等活动。抓好上下半年支部工作考核验收。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引导机关基层党组织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开展工作。以党组织工作、活动经费、党员干部奖励机制为重点,全面实施基础保障标准化建设。配齐配强党支部专职(兼职)工作力量。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和班子,切实加强培训、管理、考核,做到设置规范、调整及时,严格执行按期换届制度。选树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支部书记典型,坚持以先进带中间、督后进。充分发挥支部纪检委员的监督执纪作用。选人用人、评优评先应征求考察对象所在党支部和上级党组织意见,突出“五看”,看品质品行、看态度状态、看能力水平、看群众口碑、看关键时刻的担当表现,让优秀党员干部脱颖而出。
七、组织生活规范彰显基层组织力。围绕党性主题鲜明、氛围严肃认真、融入日常经常、党员自觉参加的目标,突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认真规范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性分析、思想汇报、党内谈心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坚持党内组织生活考勤制度,做到党内活动全记录,支部活动出勤率始终保持98%以上。着力解决组织生活不规范、不严格、不精细、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表现出来的主题党日“少内涵”、党课教育“缺思想”、谈心谈话“流形式”、开展批评“难交锋”、评议党员“走过场”等问题,使组织生活成为政治学习的阵地、思想交流的平台、党性锻炼的“熔炉”。
八、执行基本制度确保基层党组织“都过硬”。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贯彻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费收缴、党员发展、党务公开、谈心谈话、换届选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请示汇报等基本制度,切实提高党支部议事决策质量,通过支部会议来统一思想、找出问题、定下决策、抓好落实,确保各项党务工作不务虚、不走样,确保制度严、作风正、落到位。围绕基本制度完备、内容务实管用、执行严格到位、工作规范运行的目标,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组织建设全过程,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党支部自身建设、工作运行、责任落实、服务群众、投入保障等方面的制度机制,严格制度执行,强化刚性约束,着力解决制度缺失、系统性不强、整合不够、落实不力等问题。
九、注重细节党员活动阵地建设实现特色化。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范适用、发挥作用”的原则,在基层党组织形象化标识、个性化内涵、制度化推进、显性化成效、可视化阵地细节方面下功夫,基本实现各基层党组织有固定活动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悬挂党旗、张贴入党誓词、党员权利与义务、党支部组织机构和“三会一课”制度牌等,实现党员学习有教室、开展活动有场所、相互交流有平台、党性锻炼有载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有阵地,增强党员“支部如家”的归属感。
十、科学管理推动党员管理规范化。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工作台账,制定年度党员发展计划,有计划地分类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好发展党员“入口关”,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严格规范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每季度排查流出、流入党员情况,每年对党员组织关系进行1次集中排查,动态更新党员管理台账。引导党员按时交纳党费,建立党费收缴台账,健全专人管、足额收、及时缴、定期查的工作机制,抓好党费收缴工作。
十一、破解难题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持“书记抓、抓书记”,要求支部书记把支部建设作为第一使命、第一要务、第一职责,主动担当,亲力亲为,做到抓指导、抓培训、抓督查、抓示范、抓考核“五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对照标准,分类实施,逐条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坚持支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过清单化明责、标准化履责、项目化督责、常态化问责,着力解决机关党建“灯下黑”“两张皮”难题。
十二、以党建数字化带动信息化建设。探索创新“智慧党建”工程,推进线上和线下阵地深度融合,逐步实现基层党建工作的智能化、可视化、痕迹化管理,利用“互联网+”解决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依托学习强国、党建网、党建微信公众号、党建微信工作群等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和创新学习形式。对党员进行数字化管理,以数据化的形式对党员学习、服务、现实表现进行精准评估,推动党支部阵地建设和党员监督、管理、服务工作朝着虚拟化方向发展。
十三、发挥发展功能确保“强起来”。坚持把党的初心使命落实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上,把党的组织优势转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7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