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关于深化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情况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XX县关于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的专项行动部署,巩固并深化前期整治工作成效,我乡党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聚焦民生痛点、权力运行风险点,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与思想武装,校准政治航向
乡党委深刻认识到,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关键之举。为此,自2025年8月以来,我乡坚持高位推动、思想先行,迅速构建了严密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
其一,集中学习研讨,统一思想认识。乡党委通过召开1次党委会专题会议和2次专项工作部署会,形成了上下贯通、层层压实的工作格局。在党委会层面,班子成员率先垂范,集中学习了《XX同志在全县群腐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同时,会议专题学习了XX省纪委监委公开发布的8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以案为鉴、以案明纪,引导班子成员从反面教材中汲取深刻教训,对照检查自身,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其二,周密部署动员,明确责任分工。在覆盖机关全体干部、各村及站所负责人的专项部署会上,乡党委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和具体安排。会议逐项传达了上级的工作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深入剖析了在乡村振兴项目资金监管、惠民政策落实、基层“微权力”运行等方面可能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为确保整治工作不走过场、不留死角,我乡建立了“领导牵头、分管负责、专人落实”的责任机制,将各项整治任务分解细化,明确到具体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压力传导到位、责任落实到人,为专项整治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锚定了“方向标”、铺设了“快车道”。
二、创新监督与制度建设双轮驱动,织密权力监督网络
乡党委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的原则,一手抓监督方式创新,强化问题整改闭环;一手抓制度体系建设,着力从源头防范风险,构建起覆盖基层权力运行全链条的“防护网”与“防火墙”。
(一)深化闭环监督,提升整改实效
为破解基层监督难题,我乡着力构建“领导靠前督、基层实时报”的上下联动监督体系。一方面,强化领导干部的“一线监督”角色。乡党政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对前期排查及新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动态问效。针对尚未完成的整改事项,全面推行“清单式管理、销号制推进”工作法,建立问题台账,明确整改时限、标准和责任人,完成一项、销号一项。截至目前,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已成功销号整改问题15个。另一方面,压实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前哨”职责。乡纪委定期组织对各村村务监督委员会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进一步明确其在村级事务决策、财务管理、项目实施等方面的监督职责与权限。要求其规范监督检查工作,定期汇总监督情况,及时上报监督工作记录,确保基层监督不虚化、不弱化。这一良性互动机制,有效打通了基层监督的“最后一公里”,使监督触角延伸至最末梢。
(二)聚焦关键环节,健全长效制度
乡党委深刻认识到,制度建设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治本之策。以“以案促改、标本兼治”为导向,聚焦基层权力运行中人、财、物、事等关键环节,开展了一轮系统性的制度“废改立”工作,核心在于管好“钱、章、物”三个关键要素。
首先,修订《XX乡政府财务管理制度》,核心是管住“钱袋子”。虽然修订后的制度细则全文有待进一步的标准化文本发布,但其修订重点明确指向了规范资金审批程序与强化核算监管。新制度进一步细化了各类支出的审批权限与流程,严格执行“一支笔”审批制度,并根据金额大小设定分级审批流程,明确经办、审核、审批等各环节人员责任,确保每一笔资金的使用都有据可查、有迹可循。同时,加强了对项目资金、专项补贴等大额资金的集体决策与公开公示要求,提升财务透明度。
其次,健全《XX乡政府印章管理制度》,核心是管住“公章”。鉴于印章在基层权力运行中的关键作用,新制度着重强化了印章的集中统一管理。明确规定乡政府及下属单位公章由专人保管,建立严格的印章使用审批与登记流程。任何文件、合同、证明的用印,均需履行书面申请、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审批的程序,并在用印登记簿上详细记录用印事由、时间、批准人及经办人,实现了印章使用全程留痕、责任可追溯,从物理上杜绝了“萝卜章”和权力滥用风险。
再次,细化《XX乡政府内部采购制度》,核心是管住“物资”。针对政府日常办公用品、小额服务、零星工程等未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的内部采购行为,新制度构建了全流程管控机制。制度要求,所有采购必须履行内部申请、预算审核、市场询价、集体商议等程序。对于达到一定金额的采购项目,需由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共同进行市场价格调查,并提交比价情况说明,由班子会议或专题会议集体研究决定,彻底改变了过去可能存在的“一人采购、一人说了算”的局面,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
三、聚焦民生精准施策,检验专项整治最终成效
专项整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乡党委将整治工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关切,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2025年8月份以来,我乡靶向发力,集中力量办好了四项民生实事。
一是实施人居环境与安全整治。针对部分村庄存在的杂物房乱堆乱放及个别危旧房屋安全隐患,组织力量进行集中拆除与清理,累计拆除危房X处,清理卫生死角X处,不仅有效保障了群众的居住安全,也显著优化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人居环境。
二是筑牢防汛安全屏障。鉴于当前仍处汛期,乡党委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组织各村对辖区内的河道、地质灾害隐患点、低洼地带等进行拉网式排查,建立风险点台账。同时,全面盘点并补充防汛救灾物资,修订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并组织开展了防汛演练,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处置。
三是强化公共卫生安全。扎实推进鼠疫防控各项措施,通过宣传教育、环境整治、监测预警等多种手段,严防疫情输入和传播,保障了辖区公共卫生安全。
四是普及防溺水安全知识。针对夏季溺水事故高发的特点,特别是为了保护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等重点人群,我乡充分利用村级广播“大喇叭”、村民微信群、宣传栏等线上线下渠道,高频次、广覆盖地普及防溺水安全常识和落水急救知识,努力从源头上预防悲剧发生。
通过这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专项整治工作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转化为守护群众利益的实际行动。虽然本次专项整治工作后的专项群众满意度调查数据尚未出炉,但从这些具体举措带来的环境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8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