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意蕴深远、思想深刻,代表了人民的心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极大提振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历史因铭记而永恒。对于80年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如果看不到其间伟大精神的生长,就无法深刻认识这场战争的意义和价值,无法让这段历史成为不竭的力量之源;如果看不到伟大胜利的根由,就看不清世界和历史的大势与走向,无法从这段历史中得到应有的启示。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从苦难辉煌的历史中汲取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穿越惊涛骇浪实现伟大梦想。
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
认识一个事物、一种精神现象的本质,不能仅仅从事物本身寻找解释,还要到产生这一事物和精神现象的历史事件和实践活动中去寻找。在抗日战争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抗战中坚守的“根和魂”,蕴藏着我们“从哪里来”的基因,更标定我们“走向何方”的路标。
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丰厚沃土。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博大深邃的智慧和包容开放的胸襟,孕育了独特的伟大精神,并深深熔铸于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正是这种伟大精神,让这个古老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屹立不倒,历经波折而愈发坚强,造就了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绵5000多年而从未中断的悠久文明。虽在近代饱受苦难与屈辱,然而中国这头“睡狮”一旦被唤醒,就将中华民族原有的精神基因由隐性化为显性,催生出抵御外侮、改写历史的抗战精神。其中,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迸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转化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中华民族的血性风骨,凝练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中华民族的强大韧性,升华为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同时,在不同抗战环境中孕育出的延安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太行精神、沂蒙精神等,都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激励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
积淀于近代中国伟大抗争的历史进程。任何一种精神的形成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近代中国,复兴的进程屡被侵略战争打断,《马关条约》让洋务运动梦碎,《辛丑条约》让近代中国步履蹒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从甲午战争到日本全面侵华,日本军国主义“不间断地从战争走向战争”,最后妄图“灭亡中国、绝我族类”。看似绝境的时代条件,却成为砥砺伟大精神的“磨刀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历史的辩证法最为深刻:最具毁灭性的战争,反而唤醒了最具创造性的团结;最深重的民族危机,恰恰熔铸了最强韧的民族认同。正因如此,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紧要关头的大复苏、大爆发,构成了近代历史中最深厚的精神底蕴,沉淀为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内核。
升华于中国共产党伟大使命的责任担当。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治统治集团腐朽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面对法西斯对正义与和平的野蛮践踏,一些政治力量或彷徨无措,或绥靖自保,或半途泄气,有的甚至屈膝投降。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坚毅。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发表抗日宣言,到制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再到敌后战场逐步成为全国抗战主战场,以民族大义为先的中国共产党,通过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动员全民御侮,推动国内团结,激活爱国热情,把中华民族从“一盘散沙”凝聚为万众一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斗争和实践,为抗战胜利注入灵魂、指明方向,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伟大抗战精神迸发出惊天动地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浴血奋战,彻底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这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什么角度书写精神、以什么样的历史观解读精神,决定着我们会塑造什么样的精神、走向什么样的未来。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象征,社会动员之广泛,民族觉醒之深刻,战斗意志之顽强,必胜信念之坚定,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为战胜日本法西斯发挥了强大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撑的作用。
这是一场转折之战,中华民族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也是民族觉醒最为彻底、最为深刻的时候。回溯这场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承载着厚重历史与伟大力量。“四万万人齐蹈厉”成为共抵外侮的生动写照,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从香江之畔到阿里山下,到处都是“为民族而战,为祖国而战,为尊严而战”的中华儿女。“誓死不当亡国奴”成为响彻中华大地的最强音,无数人“争着死、抢着死”,换来了民族不死。“一寸山河一寸血”成为抗战到底的坚决行动,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弥补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距,无数英雄用鲜血浇铸光耀千秋的民族魂魄。在这一伟大精神的引领感召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这是一场锻造之战,中国共产党淬火成钢、无坚不摧。精神是历史的升华,历史是精神的展开。在艰苦抗战岁月里挺膺担当的中国共产党,用鲜血和生命锤炼出强大韧性、力量和精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走向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展现出强大的领导力,《论持久战》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政治引领、社会动员、战略指导、党的建设等方面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主宰自己的命运注入了排山倒海的力量。同心同向的中国共产党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既以鲜明的抗战主张凝聚共识、指明方向,又深入群众、动员各界,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信仰坚定的中国共产党决不妥协、决不放弃,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应对困难挑战,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筑牢了赢得民族独立的信心。
这是一场生死之战,人民军队愈战愈勇、越战越强。战争,不仅是用实力“掰手腕”,更是意志与精神的较量。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人民军队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展现出非凡的胆略和坚定无畏的革命精神,在党的领导下,与中国人民共同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战,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成为人民军队的支持者,人民与军队血脉相连、生死相依,由“小米加步枪”的几万人,“打”到100多万人,人民军队的根脉从此深扎在人民的深厚大地。始终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人民战争的伟力被充分激发出来,出现了世界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观,军民联合广泛开展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的战术战法,令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人民军队具有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从平型关大捷打破侵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到夜袭阳明堡有力配合友军正面战场作战,从蒋家河口、韦岗等多次战斗取得胜利,到黄土岭伏击战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
伟大抗战精神铸就了跨越时空的精神丰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保卫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伟大抗战精神的历史意义在于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让伟大的抗日战争有了精神的刻度,让不确定的历史有了确定的走向。
以80年前的伟大胜利为起点,一度陷入深重危机的中华民族以精神充实生命、以意志创造奇迹,丰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一座山峰的崛起,挺立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复兴,昂扬的是精神。回望中国历史,每一次战胜洪水、干旱、地震、瘟疫、战争等灾难,都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传承和升华。抗日战争更是以前所未有的气势震撼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心灵,打破了地域、阶层、党派的界限,激发起全国人民团结御侮的巨大能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犹如一棵大树,根植于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奋进中国的强大动力,在不断升华中展现出更为夺目的时代光彩。伟大抗战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融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成为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攻坚克难、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以80年前的伟大胜利为起点,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荡涤百年屈辱,展现出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苦难铸就辉煌。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之前,中国饱受世界列强欺压。血与火洗礼锻造的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走出灾难、浴火重生、走向复兴的最根本最关键的因素。这一伟大精神犹如不灭的信仰火炬,照亮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血泪征途,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以后饱受外来侵略的屈辱历史,捍卫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的文明成果,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成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正是民族精神的积厚成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车轮滚滚向前。抗战胜利后短短几年,中国人民彻底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改天换地的人间奇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
以80年前的伟大胜利为起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83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