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妇言,妇人之言的意思,指爱说闲话的人。乖,伤害。骨肉,骨肉之情。岂是,哪里是?丈夫,大丈夫,指有志气和节操的人。赀才,赀,假借“资”,指财物。薄,薄待。无索,不要索要,索取。厚奁,奁,妆奁,指嫁妆。
译文:听信妇人之言挑唆,而伤害了骨肉之情,哪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财物,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忠厚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妻子,须求贤淑善良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这句话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误会,今天我们一同来解析下为什么先人们对妇人之言这么在意。

俗话说“善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一句六月寒”,善解人意地话可以让人感到温暖,那讽刺挖苦之类地话让人心寒。人与人之间交往靠言语进行表达,可是总是有人会因嫉妒、无知、恶意等不善地心态说一些伤害人的话,挑拨离间、恶意中伤、无事生非、欺瞒拐骗,面对这样的话语,我们应该怎么去思考和面对呢?而在下面的文章中就详细地讲到应该怎么办,不妨持续关注下。

薄父母是这个社会非常严重的问题,孩子恨不得父母早点死的大有人在,而这样的人很大一部分有个相似点,那就是父母溺爱。这些年经常可以看到很多找父母要钱无果而杀害父母的新闻,如91年的5.10北京命案、1.27学霸杀父案、广西富二代黄某弑亲案等等,我呼吁现在的父母长辈请百度下这些发生的事例,都是惊人的相似,好好想想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如果孩子对你没大没小可要当心了。
说到找对象,肯定是要找有钱的,说到找对象肯定是要找心动的,什么人品,什么忠厚的,哪些能当饭吃吗?幸福也不能当饭吃,哪你为啥还要一直追求呢?再一个是因为彩礼这事而分手的太多太多了,里面很多都是看财物是否可以具备的,而且发现这种现象越是小地方就越严重,殊不知就有人看着财物就去了,里面就埋藏了非常大的隐患,一旦无法满足对方要求,最后闹的家庭不和谐找谁诉苦去呢?所以趋吉避凶的齐家学问定要好好学学。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谄容,巴结讨好的样子。娇态,骄傲的样子。
译文:看到富贵的人,便作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到贫穷的人,便做出骄傲的姿态,是卑贱不过的。

常说的“狗腿子”“软骨头”就是这类人的典型代表了,我们可以在抗日电视剧或电影里看到,在生活中我目前还没有遇到,倒是听朋友说起过,说是有个刚毕业的小年轻,在朋友的公司里找到份销售的工作,小年轻人倒是很勤快,经常帮这帮那的,最后也没有讨到好,其他人对他也都是表面的,后来他们部门来了一个领导,很多老员工并不买新领导的帐,小年轻倒是很会来事,很快就成了新领导的小尾巴,后来新领导就经常拿小年轻开刀立威,老员工毕竟混了很久的职场,看着新领导是一边给好处,一边拿小年轻开刀,也就渐渐地认了,直到有一天小年轻收到了辞退通知书。
其实在我们生活工作中会遇到这样的人,这类人多数没有志向,容易听信他言,如小草遇风随风倒,看到有好处就很开心,甘心做他人的羔羊,最后的结局大多数都是被抛弃的。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居家,居家生活。争,争斗。讼,官司。终,结果。处世,指和人打交道。
译文:居家过日子,禁止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结果都不吉祥。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现在在大街上行走,很容易看到争吵或打架的,有打电话争吵的、有情侣不合争吵的、有陌生人遇某事争吵的、也有亲朋之间争吵的,更甚者也会看到动手的,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生疏了。
记得前段时间去北京出差,乘坐地铁,在街上行走时,我就观察人们的面容表情,可以看到有疲惫不堪地倦意,有高冷不惊地冰冷,有愁容满面地忧愁,有麻木不仁地冷漠,有燥热焦急地浮躁。感觉每个人或因生活、因感情、因工作、因家庭背负着太多,让人开始对周围地一切变得“无感”,一旦触及一点,就会随时爆发,因为压抑的太久了,人们都生病着。

我有一个表姐是律师,2010年前后的6年多时间在北京的一家律所工作,一般律师会先从助理开始做事,表姐因为勤奋、有专业加人缘好,很快就有了自己的案子,每个律师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表姐选择了民事纠纷,也会涉及到财产纠纷的案件。
她分享了一个因拆迁拆散了家的事情,2015年广安门区域拆迁,一家之主是位老太太,她的孩子有三男一女,老大老二老三都是男孩,老小是女孩,拆迁补偿了2套两居室,1套一居室和一百多万补偿款。她计划着这样分配,老大在儿媳妇的亲戚家里住了很多年,给予一套2居室的。老二也是在外租房很多年,也给予一套2居室。老三勤快,脑袋好用,通过努力也买了房子,生活条件还是可以,给予60万元。女儿虽然出嫁但孝顺,生活条件也还可以,给予一套1居室。自己没几天活头了,就和女儿一起住,剩下的钱自己养老看病用。

这样的分配按道理比较公平了,但老大老二都不干,最后逼着老三也不干了,老大的想法是自己是长子,而且孩子也是长孙,女儿已经出嫁了,算是别人家的,而且也不愁吃住,自己在外寄人篱下看人脸色多年,长孙长大了也要房子住,除了那套2居室,还想要1居室和部分补偿款。老二一听也来劲了,长子长孙都是老黄历了,自己在外是无依无靠,至少老大住的是亲戚家,自己是租房子,家里也有孙子,长大后也需要房子,也争上那1居室和补偿款。老三生活条件上好一些,本来是想着不要补偿款让母亲自己留着,结果一看大哥二哥争起来了,自己气的也表示必须一碗水端平。
真是把老太太气的够呛,怎么沟通协调也不行,儿子们都认死理,最后不得已闹上了民事诉讼,判决下来了,按照老太太原来的分配方案执行,儿子们在法律的面前也就作罢了,具了解,从此以后也很少再去看望老人。这样的事情太多了,现在打官司就像吃饭一样平常,可是大家争相恐后地打官司为了争取更大利益的时候,社会的风气也就不再和谐了。

现在处世讲情商,讲会说话,多说话,说爱听的话,说虚假的话。如果不爱说话、不会说话就被人说是情商低,因此很多家长看自己的孩子内向,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送到口才培训机构学习口才。
其实家长们是“糊涂”的,首先,孩子内向不爱讲话是性格的事情,也有可能是家庭环境的事情,不能替换成情商问题。孔子列出四门功课,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也称孔门四科。第一个注重的是德行,德行是一切的根基,如《大学》中指出,德者本也,财者末也。第二个是言语,讲的应场合,应对象,应目的,应方式,会讲话首先不离正道,其次不离事实,再次不离方法,做到着3点就算是会讲话了。而政事和文学是帮助我们积累阅历和知识的,可以更好的和他人交流沟通。

口才培训机构只能教人不同场合时的情感生发及声音技巧,孩子学习的好处是通过训练会更加的自信,情感及技巧要看孩子的根性了。我们纵观历史,很多人巧舌如簧,也免不了失意的时候,就像少正卯一样,还是要以德行为根基的高情商才是应该崇尚的。
下节预告:刘德华如何修福的,学会了你也可以更好。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7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