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推进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全文6638字)

关于深入推进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政协X年度工作安排,围绕扎实”推进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主题,市政协教科委联合民盟X市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民盟盟员及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于X年X月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期间实地考察了神木市职教中心、府谷县职业中专和绥德县职教中心等中职学校,并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听取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X所(含X所民办中职学校),其中: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X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X所、省级中职示范学校X所,正在建设省级高水平示范学校X所,X-X年全市省级教诊改学校达标X所,X-X年通过X省中职学校”双达标”评估验收学校X所,X年计划评估省级”双达标”学校X所,使我市具有招生资格的X所学校全部通过省级”双达标”验收。
    (二)办学条件:以中职教育”双达标”、”高水平示范校”、”特色专业”和”校企合作示范校”等各类创建为载体,全面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各职业学校通过与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共建校内实训基地,针对性拓展适应需求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和普通高校职业教育本科单招专业技能考核需要,主干专业或重点专业校内实训室、车间、基地均达到X个以上,其它专业达到了X个以上。
    (三)专业建设:全市中职学校开设加工制造、石油化工、交通运输、医药卫生、信息技术、旅游服务、幼儿保育、会计等X个大类X个专业。其中省级精品专业X个、市级地方特色专业X个、”X+X”五年制专业X个。
    (四)学生规模:X年全市执行X省职普X:X政策以来,全市中职招生规模突飞猛进,招生量呈倍数增长,十多年未招生的佳县、清涧、吴堡三县重启职教招生,目前全日制中职在校生X人,年均中职毕业生X余人,近五年中职毕业生通过单招高考升入本科院校X余人,就业率保持在X%以上。
    (五)教师队伍:X所中职学校现有X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X人。近三年,全市中职学校教师在全省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一等奖X项,在全省教学能手大赛中有X人获教学能手,培养市级教学能手X人,师资队伍培养建设工作跻身全省前列。
    (六)经费投入:”十三五”期间全市累计投入资金X多亿元,迁建了府谷职中,正在兴建榆阳职中,计划迁建横山职中、神木职中。
    (七)技能培训:全市中职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贫困家庭和有意向创业的城乡有关人群,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种养殖及农产品加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和教育精准扶贫培训,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为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开辟了新通道,职业技能培训成为阻断代际贫困的有力抓手。
    二、发展现状
    (一)职业教育政策支持不断加大。一是X年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工作座谈会,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二是从X年以来,市财政每年预算X万元,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县(市)区扎实落实职业学校不低于X元/年的生均公用经费,保证职业学校正常运转,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三是为解决中职规模扩招后教师严重短缺、特别是文化课教师不强、专业课教师不专的问题,将职业学校教师纳入市级培训范围,从现有师资中选拔基础较好、专业相近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使之成为骨干教师;聘请企业生产一线的高级工和技师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到生产、服务一线实习,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实操能力;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专业等级培训和技能鉴定,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我市X所高职院校管理体制:X职院由市政府主管,神木职院由神木市政府管办,X能源科技职院(民办)由省教育厅主管。X所中等职业学校中,X体校由市体育局主管,X文投艺术职业学校由市教育局主管,其他学校由县(市)区教育部门主管。市政府积极支持办好现有X所高职学院,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地位,管好众多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健全职业教育奖助学金制度,建立师资队伍共同培养机制,科学确定中高职贯通培养的学校与专业,开展中高职协同育人,打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中高职协同发展的X现代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初步形成。
    (三)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一是积极推进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我市中职学校主动对接市内外高职院校和优质企业,校企共建专业,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双达标”和”高水平示范校”创建为契机,引进优质职教企业,采取订单培养、菜单教学,就业服务,强化内涵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职业素养、价值追求,实现从”就业导向”到”德技并重”的全面提升与转变,确保中职学校办学既能”上接天线”,又能”下接地气”。二是坚持每年举办市级技能大赛,踊跃参与国省技能大赛,将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三是开展”X+X”证书制度改革试点,广泛深入开展校内外实训以及顶岗实习,初步形成了”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神木、府谷职中实质性开展”X+X”考证工作,榆阳、靖边、横山等学校开展了”X+X”考评员培训。积极对接区域产业、行业和企业,加快推进订单班和冠名班等模式体系,按照企业需要的成熟技工要求培养”技术蓝领”。四是打通中高职贯通培养技能人才的上升通道。X职业技术学院、神木职业技术学院、X能源科技职业学院与市内多数中职学校实行”X+X”办学,不断推动中高职院校专业协同、层次互补、教学管理融合,促进中高职高效有序的协同发展。
    (四)职业教育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根据市域统筹,错位发展专业。全市优化县(市)区职教中心专业布局,重点建设传统长线专业和新型实用专业,初步形成了”北部神府煤化工类专业、中部榆横现代服务专业、西部定靖油气化工专业、南部现代农业专业、林果栽培与农产品营销专业为主”的县域专业格局,一批紧跟时代潮流、紧贴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需求,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的专业深受学生喜爱,培养的电工、建筑人才、汽车XS店的维修技术人员、民办幼儿园教师、快递外卖以及各大餐饮酒店服务人员,成为服务X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类型教育地位没有真正落实。X年以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很大,但我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不多,产业发展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各级有关部门对办好职业教育仍没有紧迫感和行动自觉。在政府履职、党政考核对教育的评价中,普通教育办的好坏是决定因素,职业学校甚至可以忽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并没有真正引起市县(市)区的重视,自上而下的重视程度呈逐级消减的趋势,对类型教育精神执行不力,落实X:X政策后劲不足。
    (二)职业教育办学环境没有根本改观。社会对技能型人才没有真正重视和尊重,也没有得到普通老百姓的真正认可,初中毕业生从心里依然不愿意选择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仍然靠教育部门单打独斗,行业、企业、社会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的投入远远不够,校企深度合作的局面尚未形成。近三年来,我市中职学生规模稳步增长的背后,是职普比例的强制性调控的结果,但并不是家长和学生的自愿选择。
    (三)学校办学条件普遍较差。我市中职学校近几年生存发展基本依靠中省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市县两级从X年开始落实生均公用经费。校舍、实训基地、运动场地短缺,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学校挤占中职学校校舍问题严重。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相比,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过差。市、县(市)区”教育附加费不低于X%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未能落实到位。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场地紧缺,多数学校运动场地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制约着中职教育发展。靖边、横山及南部县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的任务十分艰巨。神木市职教中心、X市职教中心、横山区职教中心被迫迁校。神木职教中心还暂时寄居于神木高职学院,清涧职教中心占地仅X亩,横山职教中心长期与小学、初中、电大、进校等多所学校共用一个校园,绥德职教中心与多个教直单位共用一个校园。
(四)师资短缺的矛盾依然突出。职业学校师资力量整体质量不高,结构性短缺现象普遍存在,专业课教师尤为紧缺,”双师型”教师较少。县际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11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