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全文3122字)

肉牛产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按照XX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的工作要求,XXXX人民政府办公室对全旗肉牛产业进行了调研。目前,XXXX畜牧业发展以“增牛优羊”为主要调整方向,肉牛产业以“扩群增量、提质增效”为目标,推行“1015”标准化养殖模式(即:养殖户(两个劳动力)全舍饲养殖10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每牛一年一犊,每户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在坚持冷配的前提下,提高舍饲圈养的补饲水平,推广标准化饲养管理技术,使基础母牛繁殖率达到80%以上,逐步实现基础母牛繁育“一年一犊”,推动农牧民增收致富。
    一、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XXXX有草原面积1286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271万亩,占草牧场总面积的98.7%。人工草地面积21.6万亩,主要种植紫花苜蓿。全旗牲畜存栏总量248万头只,其中牛存栏11.8万头。全旗有养牛户1.2万户,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3个。全旗耕地面积136万亩,青贮种植30万亩,年产饲用秸秆5.76亿公斤,青贮4.5亿公斤。
    (二)改良情况。目前,全旗肉牛主推品种为西门塔尔,改良技术主要为冷冻精液人工授精,肉牛品种质量较好,改良二代以上西门塔尔牛占肉牛存栏总量的80%以上,是XXXX市四个昭乌达肉牛育种区之一。全旗共有配种站点150多个,技术人员110人,2018年完成牛改良40861头,基础母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改良率达51%以上;2019年计划改良率达55%。截至目前,全旗共完成冷配母牛17360头,完成全年计划的三分之一。
    (三)养殖情况。XXXX肉牛养殖主要以农牧户养殖为主,推行“1015”标准化养殖模式,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半舍饲养殖,对于草场条件差的养殖地区,实现全年舍饲。但受传统放牧养殖观念影响,放牧养殖仍占一定比例。
    (四)效益情况。
    经济效益:肉牛改良、舍饲圈养与过去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繁殖率高,犊牛生长快,经济效益明显高于传统养殖。下面以幸福之路苏木查干勿苏嘎查肉牛养殖户那顺布和为例综合分析肉牛改良、舍饲圈养与传统养殖模式的收益情况。
    那顺布和是幸福之路苏木查干勿苏嘎查三组牧民,现养殖23头基础母牛,10头后备母牛。2016年他采取传统放牧方式养牛,23头基础母牛生产14头牛犊,由于天气干旱,母牛膘情不好,母牛产犊后5-6个月才能发情配种,影响了养牛效益,因此他在2016年种植了50亩青贮玉米,从2017年开始尝试肉牛改良全年舍饲养牛。2017年他家的23头基础母牛生产18头牛犊,2018年23头基础母牛生产23头牛犊,由于饲养管理水平提高,基础母牛产犊后42天到70天就能再次配种,在繁殖上实现了一年一犊。
    近年来,那顺布和在养牛过程中始终坚持冷配改良,推行舍饲圈养,养殖效益明显高于传统放牧养殖方式。他算了一笔账,采取全年舍饲方式养殖一头基础母牛一年的饲养成本是3600元,一头犊牛养到3月龄时的饲养成本是300元,合计3900元。按照2018年犊牛销售价格8000元计算,养殖一头基础母牛一年的纯收入是4100元,23头犊牛即可实现94300元的收益。据那顺布和介绍,传统的普通品种(未改良)肉牛,2年犊牛能卖到5000-6000元,中间包括养殖成本。不难发现,传统的放牧养殖与肉牛改良、舍饲圈养的养殖模式相比,前者繁殖率低,品质低,价格低,与后者相比养殖效益差距较大。
    生态效益:近年来,XXXX草原生态压力日益严峻,舍饲圈养减少了草原的载畜量,减轻了草原的压力,使草原有了休养生息的时间,草原恢复后,天然草场刈割使用又反哺舍饲圈养,形成了草原生态与舍饲圈养的良性互补循环。舍饲圈养也大大提高了秸秆、锦鸡儿等饲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据调查,全旗有5.76亿公斤的可利用农作物秸秆,密度较大可利用的锦鸡儿120万亩,搞好加工利用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饲草来源问题,即能缓解舍饲圈养对饲草需求,又能解决单一的从草原获取饲草的现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二、发展肉牛产业存在的困难
(一)传统养殖思维固化,饲养观念转变难。饲养方式上,全旗仍有一定数量肉牛养殖户还停留在以数取胜的低效养殖思维,对肉牛改良和舍饲圈养养殖效益认识不足,没有看到改良和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11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