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调研报告(全文2534字)

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调研报告
    为做好2020年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近期,梅子镇人大组织主席团成员及部分县镇人大代表深入3村1社区,采取入户走访、群众座谈等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干部和党员、群众对本次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就选举的不利因素、突出问题、上届村委会的运转情况、选民的参与态度、参选人数、后备干部状况等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掌握了换届选举前的第一手资料。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做好今年的换届选举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基本情况
    村两委班子现状:2018年村“两委”换届后,全镇4个行政村共选出“两委”成员36人,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32岁,平均年龄46.4岁,妇女干部6名,仅占17%。35岁以下人员5名,仅占13.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6名,占44%,村党组织委员与村委会成员中交叉任职的有3名,其中由村支部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1名。总体来看,村两委班子的年龄总体偏大、文化偏低,与当前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没有最大限度地实现班子整体优化的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家族、宗派意识严重。由于我国两千年封建制度的影响,宗族社会残留意识在不少农村群众中依然存在而且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农民在看问题和处理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其次是家族,再次是宗族。换届选举时,家族、宗派都可能形成一方势力,影响正常的选举工作。
    (二)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非正常“拉票”现象突出。在换届选举前,候选人之间有一些不正当的竞选活动。如一些候选人不仅仅通过亲朋好友“游说”,有的以经济手段拉票,或有些候选人及其代理人在选举开始之前四处活动,给选民送烟、送物、请客送礼等。有的甚至通过贬低性言论有意损害竞争对手的声誉,以达到自己当选的目的。
    (三)农民民主权利意识淡薄。从调查中看,村民的民主权利意识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况。部分村民关心村两委换届,但大部分村民小农意识较强,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水平,对村两委换届缺乏热情,认识不到自己的民主权利,对村两委班子换届漠不关心,认为怎么选都行,谁当选都无所谓,只要有利可图就行。这种想法往往给别有用心的人以可乘之机。
    (四)后备干部培养不足大部分村两委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领头雁”作用不明显。有的村现有村干部普遍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村级后备干部资源普遍缺乏,选择余地不大,即使有年纪轻、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青年参加竞选,也会因为多年读书在外,不在村上居住,缺乏群众基础,同时缺乏较为强大的经济实力而难以被选出来。因此,干部年轻化、知识化难以实现。
    (五)能胜任村干部的人减少
农村能胜任村干部的人减少,选举竞争不激烈,主要原因有:一是村干部选拔标准更加规范统一。根据村干部从事农村工作的实际工作要求,选拔干部的标准开始从年龄、思想、文化、能力等方面提出的要求更高,符合条件的人选更少。二是培养力度不够。近几年来对农村后备干部培训、培养力度不够,能选拔到村班子岗位上的人很少。三是人才流失严重。一些文化素质高、懂经济、会管理的“能人”不愿意当“村官”。还有一些人,一怕当干部干工作得罪人;二怕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1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