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谋定新局、布局未来,以应对新挑战、承担新使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描绘了历史新篇章。伟大的航程,呼唤坚强的领导核心。作为党的重要职能部门,组织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担当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先行一步、引领潮流”的责任担当,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成效。
一、勇担使命职责,锻造改革新锐先锋。在政之要,首在得贤。在全方位深化改革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亟需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必须在党性锤炼中激发斗志,巩固拓展主题教育的长期效果,深化党纪教育,推动理论武装与意志凝聚的深度融合。针对全会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加强“小班制、实战化”培训供给,提升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与实效性。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传统作风,充分利用本地改革先锋案例和红色教育基地,引导党员干部始终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在选人用人中,要坚持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深化“新四年学竞看”主题活动,注重在改革攻坚的实践中发现和选拔人才,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认真落实新一轮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深入开展“担当善为”专项调研,确保全面掌握领导班子运行情况、班子成员履职表现及干部实时表现,选优配强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在严管厚爱中激励热情发挥。利用职务并行政策和关心关爱资金的激励作用,细化“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持续推动容错纠错、风险报备等机制常态化运行,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干部撑腰壮胆。同时,加强对干部的全方位管理和日常监督,引导党员干部建立正确的政绩观。特别是对年轻干部,要注重从严要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确保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二、着力产才融合,汇聚改革卓越精英。千秋伟业,唯人才为本。人才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支撑,也是引领发展的首要动力。我们要以更开阔的视野“筑巢引凤”。响应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战略,紧扣长三角区域现代化人才强区的目标,深化“紫琅英才”计划,拓宽产才融合的新路径。通过提升“智汇x”创新大会和“紫琅杯”创新大赛的“双品牌”效应,依托驻外引才工作站,打通跨区域引才新通道。聚焦重点产业和核心技术,强化政府、学校、企业合作,打造产才融合示范基地,加快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构建多层次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以更大的气魄“放权松绑”。坚定破除“四唯”,树立新标杆,突出实用导向,推动建立以创新价值、破解难题能力和重大贡献为核心的人才评估体系。实施“卓越工程师”评选计划,鼓励用人单位推荐具有突出创新能力、善解难题的青年工程师,充分发挥四大产业青年人才创新导师工作室作用,蓄积青年人才发展潜能。深化“直通车”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项目,免予审核直接入选“紫琅英才”计划。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0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