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第二季度个人述职报告

2025年度第二季度个人述职报告
  本季度,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悉心指导下,本人紧密围绕年度工作部署和包村核心任务,立足XX村实际,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履职尽责,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现将第二季度个人履职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聚焦主责主业,全面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一)强化理论武装与党性锤炼,筑牢思想根基与行动自觉。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认识到思想理论素养是履职尽责的前提和保障。一是深化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站位与决策能力。坚持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将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作为提升思维层次、优化工作决策的基石。带头参加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关干部大会等集体学习,并利用工作之余,通过“学习强国”、主流报刊等平台强化个人自学,重点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作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核心内容,撰写学习笔记与心得X篇,力求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紧密结合当前开展的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精心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和省市委最新精神要求,引导大家深刻理解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方向与路径,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破解难题的举措。通过持续学习,自身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有效提升,为统揽全局、科学决策、推动落实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严肃党内生活,锤炼坚强党性与忠诚品格。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将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按时足额参加村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查摆自身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X项,并制定整改措施。在涉及村级发展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安排等原则性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和省市委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与提升效能。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将改进作风落脚到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服务效能上。本季度累计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开展专题调研和日常走访XX次,重点围绕村民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如部分区域季节性用水紧张、个别道路照明不足、部分留守老人养老需求等),以及基层党建规范化建设、产业持续发展动力、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基础设施长效管护等关键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深入摸排和细致分析。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院坝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广泛听取不同群体的意见建议XX余条,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优化工作方案和实施路径,有效提升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工作的针对性,也进一步锤炼了务实、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深化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乡村宜居品质与风貌。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着力打造整洁、优美、有序的村容村貌。一是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压实各方责任。在总结前期经验基础上,着力推动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并细化“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专职保洁员包路段”的责任网格,明确各层级职责边界和任务清单,确保责任落实到人、工作覆盖到位;修订完善《XX村村规民约》,重点细化了环境卫生责任条款、奖惩措施及公共区域管理要求,使其更具操作性和约束力。通过广泛宣传引导,村民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逐步增强。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组建由老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环境卫生监督小组,坚持每周巡查、每月开展覆盖全村的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并创新性地设立“环境整洁红黑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有效激发了村民“比学赶超”、主动参与环境维护的内生动力。二是开展集中攻坚行动,解决突出顽疾。针对卫生死角和“脏乱差”痼疾,广泛动员力量,组织发动村“两委”成员、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以及公益性岗位人员累计120余人次参与,调配挖掘机、运输车等机械设备10台次,集中力量对全村主次干道、房前屋后、公共活动场所、沟渠河塘沿岸及长期存在的卫生死角进行了彻底清理。累计清除各类积存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生产废弃物达2.5吨以上;聚焦重点整治,对摸排出的13处“老大难”区域(如XX处废弃宅基地、XX处沟塘淤塞点等)进行重点攻坚,采取机械清运、人工清理、场地平整、简易绿化等综合措施,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受到村民普遍好评。目前,村内主要道路基本实现“日扫日清”,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清运机制运行顺畅。
  (三)夯实农业基础设施根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与能力。深刻认识到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效的关键环节,重点在“水”和“渠”上下功夫。一是全力保障农田灌溉与排水生命线。实施水壕系统专项清理,组织专业队伍和村民力量,对覆盖全村稻田的引水毛渠、排水支渠进行拉网式排查和系统性清淤疏浚,累计清理淤泥、杂草、垃圾XX立方米,修复因自然垮塌或老化渗漏的渠段10处,总长约XXX米。此项工作有效解决了核心稻区约XXX亩农田灌溉“末端梗阻”和局部区域排水不畅的历史难题,为水稻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推进排水沟渠标准化建设,针对历年汛期易涝的XX地块和XX低洼路段,积极向上争取部分支持,同时广泛发动村民投工投劳,按照统一标准新修排水沟XXX米,修缮加固原有沟渠XXX米,特别是对连接主干渠的X处关键排水节点进行了拓宽和硬化加固,显著提升了区域排涝能力,预计将有效减轻汛期内涝对农作物及村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是严格落实河长制,守护水清岸绿生态。切实履行村级河长职责,将河道管护纳入常态化工作。坚持定期巡查,严格按制度要求,每月对责任河段开展不少于两次的全面巡查,详细记录水位、水质、岸线状况及发现问题。开展专项“清河行动”,本季度组织村级保洁力量、志愿者等开展集中清理整治行动6次,重点整治了侵占河岸违规种植农作物、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违规堆放杂物、倾倒垃圾等突出问题点位10处,清理河道垃圾XX吨。强化宣传教育,结合巡查和集中行动,向沿岸村民发放宣传资料XXX份,耐心讲解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村民自觉摒弃陋习,共同维护“水清、岸绿、景美”的河道生态。通过持续努力,责任河段水质保持稳定向好,岸线环境整洁有序,生态景观初步显现。
  (四)筑牢防火防汛安全底线,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实抓细防火防汛各项措施。一是森林防火常抓不懈。强化源头预防与宣传引导,通过村广播每日定时播放防火提醒、微信群推送警示案例、入户发放《森林防火告知书》XXX余份、在重点区域悬挂宣传横幅XX条、张贴宣传标语XX处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普及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安全用火常识,营造浓厚氛围;严格火源管控,在进山主要路口增设临时防火检查点X个,增派护林员加强巡护频次和密度,对进山人员、车辆进行严格检查和登记,严禁携带火种入林。成功劝阻、制止村民在田间地头焚烧秸秆、田埂草等危险行为3起;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修订完善了村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对现有灭火器、风力灭火机、二号工具等器材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保养,确保性能良好。组织村应急扑火队(XX人)开展实战化演练2次,明确分工、熟悉流程,确保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快速响应、科学扑救,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目标。本季度,XX村范围内未发生森林火情火警。二是防汛备汛扎实有效。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在汛期来临前(X月-X月),组织村组干部对辖区内所有河道、堤防、塘坝、危旧房屋(特别是X处无人居住土坯房)、地质灾害隐患点(X处)进行了两轮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7处风险点(如XX处堤防薄弱段、XX处危房),果断采取加固措施或动员住户提前转移安置;落实物资储备与队伍保障,全面清点并补充防汛物资,储备编织袋XXX条、砂石料XX方、救生衣XX件、应急照明设备XX台(套)等。调整充实村级防汛抢险应急队伍至20人,并进行集中点验和职责分工。明确预警信息传递方式(微信群、大喇叭、手摇报警器、入户通知等)、人员转移路线和集中安置点(村部、XX安全屋);强化应急值守与响应,进入汛期后,严格执行村干部24小时在岗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气象预报和雨情、水情变化,确保信息畅通、指令畅达。通过周密部署和有效落实,本季度成功应对了X轮较强降雨过程,确保了村庄安全度汛。
  二、深刻剖析反思,正视工作中存在的短板与不足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本人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包村工作中仍面临一些深层次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
  一是村民环境卫生习惯养成与长效保持仍存挑战。尽管通过集中整治和制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部分村民的卫生习惯和环保意识尚未根本转变,“前扫后丢”、房前屋后杂物堆放不规整、偶有向沟渠倾倒垃圾等现象仍时有反弹;二是农业基础设施系统性维护机制亟待健全。日常巡查保养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一些小问题、小损坏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影响设施使用寿命和效能发挥,系统性维护机制建设是下一步亟待破解的难题;三是群众内生动力激发与参与深度有待提升。在推动产业发展、环境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中,部分村民仍存在“等靠要”思想或“事不关己”心态,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59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