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2025年全县暑期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长在2025年全县暑期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暑期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会议。刚才,XX书记站在全县发展大局和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动员和深刻的阐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都非常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刚才XX书记的讲话精神和会议的安排,我再讲几点具体意见,主要是对全县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再压实。
  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同志们,安全无小事,生命大于天。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每个家庭的希望和寄托。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时值2025年7月中旬,暑期已经过半,持续的高温天气让各类江河、水库、池塘成为了孩子们避暑玩乐的危险之地,这也使得未成年人溺水事故进入了最高发、最危险的“窗口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每一起未成年人溺水事故的发生,都意味着一个或数个家庭的瞬间崩塌,意味着我们工作上存在着无法弥补的漏洞。这种切肤之痛,我们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部门都承受不起。
  因此,全县上下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刻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来审视和推进这项工作。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就是要发出一个最清晰、最坚决的信号:预防未成年人溺水工作,是一场只能打赢、不能有任何闪失的攻坚战。我们必须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过硬的措施、最严实的作风,全力以赴,守护好全县广大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
  二、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全面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做好防溺水工作,不能浮于表面,不能满足于发了文件、开了会议,关键在于措施是否精准,责任是否到人,防线是否牢固。XX书记刚才强调的“三防”、“三宣”、“三沉”、“三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工作的总抓手。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必须紧紧围绕这“四个三”,将工作具体化、清单化、责任化,确保每一项部署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一,坚持“人防”为基,织密责任之网。
  防溺水工作,核心在人,关键在责任落实。我们必须构建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衔接的责任网络。
  一是要压实“第一责任”。各乡镇(街道)的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本辖区防溺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社区)的党组织书记是本村(社区)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不是一个虚名,而是一份沉甸甸的担子。你们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查,对辖区内所有的水域情况要了如指掌。要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
  二是要细化网格管理。必须深化“三下沉”机制,推动领导干部、职能部门、乡镇干部力量下沉到一线。要建立“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组长包户”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要将全县所有的河流、水库、山塘、渠道、废弃矿坑等危险水域,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详细台账。每一片水域,都要明确一名县级联系领导、一名乡镇包保干部、一名村级巡查员,将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在显要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一水一策”,每一处水域都有人管、有人巡、有人防。
  三是要强化巡查值守。要组建由村干部、党员、民兵、志愿者、公益性岗位人员等组成的专兼职巡查队伍。尤其是在下午放学后到天黑前、周末、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必须对重点水域进行不间断、拉网式巡查。巡查人员要做到“口到、眼到、心到”,对在水边嬉戏玩耍的未成年人要第一时间劝离,对不听劝阻的要及时联系其监护人和村委会,坚决防止意外发生。
  第二,坚持“物防”为本,筑牢物理屏障。
  人防是基础,物防是保障。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防护设施,是保护孩子们的最后一道防线。
  一是要确保防护设施“全覆盖”。各乡镇(街道)要立即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所有危险水域进行一次地毯式的再排查、再梳理。对于警示牌缺失、破损、字迹不清的,要立即更换、增补,做到“一水一牌”。内容上要通俗易懂、醒目突出,起到强烈的警示作用。在危险陡峭的岸边,必须足额配备坚固的防护网、隔离带或护栏,从物理上隔绝孩子们靠近水源的可能。这笔投入,是“保命钱”,县财政将在必要时给予支持。
  二是要确保救生设备“全配备”。要在所有重点水域的岸边,配备长竹竿、救生圈、绳索等简易实用的救生器材,并设置醒目的存放点。这些器材看似简单,但在关键时刻就是“救命索”。水务、应急等部门要加强指导,确保配备的器材科学、实用、有效。同时,要加强对这些设施的日常维护,防止被盗、被毁,确保随时可用。
  三是要确保隐患整改“全清零”。排查出的所有安全隐患,必须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整改时限。对可以立即整改的,要立行立改;对短期内难以根治的,要采取“人防+技防”的临时管控措施,死看硬守。整改一个,销号一个,坚决做到隐患不清零不放过、问题不解决不松手。
  第三,坚持“技防”为翼,打造智慧“天眼”。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善于运用科技手段,为防溺水工作插上“智慧的翅膀”。
  一是要加快“智慧监控”建设。我县应急指挥中心已经接入了水利、气象、公安等部门的监控设备,实现了对部分河道的线上可视化巡查。这是很好的基础。下一步,各乡镇(街道)要主动作为,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在重点危险水域加快安装视频监控、智能警报和语音喊话系统。我了解到,少普镇已经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并计划在全镇12个重点水域实现“智慧监控”全覆盖。这种积极主动的做法值得全县学习推广。我们要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让更多的危险水域装上“千里眼”、“顺风耳”,实现24小时不间断监控。
  二是要提升应急指挥效能。县应急指挥中心要发挥好“智慧大脑”的作用。要进一步整合全县各类监控资源,特别是要将乡镇一级XX的监控点位实时接入县级平台。要利用AI算法等现代技术,实现对人员进入危险水域的自动识别、自动预警。一旦发现险情,指挥中心要能第一时间通过语音系统直接喊话干预,并立即调度最近的巡查人员前往处置,形成“天上看、地上巡、信息联、处置快”的现代化闭环管理模式。我县在贯城河、三甲纳弓河等地安装的10套应急遥测报警设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三是要推动技术普及应用。各相关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帮助乡镇(街道)科学选点、规范安装、有效使用这些技防设备。要确保这些设备不仅仅是“装起来”,更要“用起来”、“管起来”,真正发挥其预警和震慑作用。
  第四,坚持“三宣”并举,营造浓厚氛围。
  预防溺水,宣传教育是治本之策。我们必须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让“生命可贵、预防溺水”的意识深入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家长、每一个村民的心中。
一是要让安全教育进校园、入课堂。教育部门和各学校要负起主责,把防溺水安全教育作为暑期前后最重要的安全课程。要通过主题班会、安全知识竞赛、观看警示教育片、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反复讲、天天提。特别是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险情判断能力,让他们深刻理解“不私自下水、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等“六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59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