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婚姻登记管理与服务提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婚姻登记管理与服务提升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登记条例》(新修订),总结前期婚姻登记工作开展情况,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提升婚姻登记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具体任务,进一步推动全市婚姻登记工作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市民政局相关领导、各区县民政局分管婚姻登记工作的负责人、各婚姻登记机关的主要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业务骨干。刚才,*区民政局、*县婚姻登记处等部门和地区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各自的工作亮点,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做好新时代婚姻登记工作的重要意义
婚姻登记工作是一项关乎民生、关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它不仅涉及到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更与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以及《婚姻登记条例》的新修订,为婚姻登记工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从法律层面来看。新修订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了婚姻登记的程序、要件以及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强化了婚姻登记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依法办事,确保每一笔婚姻登记都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例如,在婚姻登记要件审查方面,以往可能存在一些把关不严的情况,而现在,我们必须按照新条例的规定,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户口簿、婚姻状况证明等材料进行细致核查,杜绝虚假登记等违法违规行为。据统计,去年全市共查处虚假婚姻登记案例12起,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起都对当事人和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这也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依法登记工作。
(二)从社会层面来讲。婚姻登记工作直接关系到家庭的稳定,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婚恋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离婚率有所上升,这给婚姻登记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做好婚姻登记工作,特别是离婚登记中的冷静期制度落实等工作,有助于引导当事人理性对待婚姻,减少冲动离婚的情况。今年上半年,全市办理离婚登记2300对,其中通过离婚冷静期挽回的婚姻有320对,占离婚登记总数的13.9%,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婚姻登记工作在维护家庭稳定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从服务层面而言。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婚姻登记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以往单纯的登记发证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大家更加注重登记过程的体验感和仪式感。像我们开展的集体颁证、爱情沙龙、幸福微课堂等特色活动,受到了广大新人的热烈欢迎。今年以来,全市7家婚姻登记机关累计举办这类特色活动33场,参与新人达2000多对,群众满意度达到98%以上。这充分说明,提升服务水平是做好婚姻登记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总结工作成效,正视当前婚姻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在全市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婚姻登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和反思。
(一)前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一是婚姻登记业务办理规范有序。各婚姻登记机关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规范开展登记工作,不断优化办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今年以来,全市7家婚姻登记机关累计办理婚姻登记1.27万对,补发登记证件3548对,平均办理时间从以往的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以内,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办事体验。同时,我们积极推进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婚姻登记数据的实时上传和共享,为跨区域查询和管理提供了便利。二是特色服务品牌逐渐打响。我们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婚姻登记服务品牌。例如,探索高标准打造*古城特色婚姻登记巡回点,将婚姻场景与古城元素相融合,为新人提供了更加浪漫、独特的登记环境,满足了新人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持续擦亮“城有爱?缘定乡”婚姻登记服务品牌。该巡回点自今年3月设立以来,已办理婚姻登记156对,接待咨询群众500余人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三是业务培训工作扎实开展。为提升婚姻登记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市民政局定期举办婚姻登记业务培训班。今年7月26日,市民政局举办的2025年度婚姻登记业务培训班,就有34名婚姻登记员参加培训。培训由市民政局婚姻登记业务负责人授课,课程围绕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的核心变化,以及涉港澳台、华侨、外国人婚姻登记等政策进行了解读,同时重点解析了婚姻登记要件审查、特殊情况处理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要点与风险防范,详细阐述了婚姻登记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和典型案例,课程内容丰富,实操性强,有效提升了婚姻登记员的业务水平。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一是部分地区对新法规的学习贯彻不够深入。虽然我们组织了多次培训,但仍有一些婚姻登记员对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和《婚姻登记工作规范》的理解不够透彻,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在处理一些特殊婚姻登记案例时,对政策的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工作出现失误。前不久,*县就出现了一起因对涉港澳台婚姻登记政策理解有误而导致登记延误的情况,虽然最终得到了妥善解决,但也反映出我们在政策学习方面还存在短板。二是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我们推出了一些特色服务,但在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一些婚姻登记机关的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够热情,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在今年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有12%的群众反映婚姻登记机关的服务态度有待改善,8%的群众认为服务设施不够完善。三是信息化建设进展不平衡。虽然全市已经实现了婚姻登记数据的共享,但部分区县的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在数据录入、更新和维护方面存在不及时、不准确的问题,影响了全市婚姻登记数据的整体质量。例如,*区婚姻登记机关由于设备老化,数据上传经常出现延迟,给跨区域查询带来了不便。四是基层婚姻登记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基层婚姻登记员年龄结构偏大,业务知识更新不及时,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婚姻登记工作的要求。同时,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待遇相对较低等原因,基层婚姻登记队伍的稳定性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近两年来,全市共有15名婚姻登记员离职,给工作的连续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明确工作目标,全面部署下一阶段婚姻登记工作的重点任务
针对当前婚姻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新时代对婚姻登记工作的要求,下一阶段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确保全市婚姻登记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一)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培训,提升依法登记能力。一是扩大培训覆盖面。要将婚姻登记员的培训纳入常态化工作,不仅要组织新入职的登记员参加培训,还要定期对在岗登记员进行轮训,确保每一名登记员都能熟练掌握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工作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再举办2期培训班,培训人数不少于100人,实现全市婚姻登记员培训全覆盖。二是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培训内容要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除了法律法规解读外,还要增加案例分析、现场模拟等实操性内容,提高登记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培训,方便登记员随时学习。例如,我们可以建立婚姻登记业务学习微信群,定期推送相关政策解读和典型案例,供大家交流学习。三是加强培训效果考核。建立培训效果考核机制,对参加培训的登记员进行严格考核,考核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考或重新培训,直至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通过考核,督促登记员认真学习,切实提高业务水平。
(二)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量。一是完善服务设施。各婚姻登记机关要按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完善服务大厅的设施设备,设置等候区、登记区、颁证区等功能区域,配备必要的便民设施,如饮水机、座椅、复印机等,为群众提供舒适、便捷的办事环境。计划在明年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婚姻登记机关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要达到100%。二是创新服务方式。要进一步拓展特色服务的范围和内容,除了集体颁证、爱情沙龙等活动外,还可以推出婚姻家庭咨询、婚前辅导等服务,帮助新人树立正确的婚姻观。同时,要积极推进预约登记服务,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为群众提供预约服务,减少群众排队等候时间。力争到今年年底,预约登记率达到60%以上。三是提升服务态度。加强对婚姻登记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要求登记员在工作中做到热情、耐心、细致,对群众的咨询和疑问要及时解答,对群众的合理诉求要积极回应。定期开展服务质量评比活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6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