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专项督导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专项督导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近期国家与省市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认真落实《关于做好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的核心要求,全面分析当前我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进行系统部署。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动员会,也是一次明确任务、压实责任的推进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深刻把握新时代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卫生健康系统,特别是奋战在基层的广大公共卫生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职尽责、辛勤付出,推动我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服务能力稳步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显著增强。尤其是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基层防线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为守护全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此,我代表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向在座各位以及全区所有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面临的内外环境以及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新期待,都对基层公共卫生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和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强调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不仅是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更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作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网底,是执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力军,是保障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的牢固与否,直接关系到“健康XX”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分级诊疗制度的有效落实,更关系到每一位群众的切身利益。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最新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新一年的工作重心更加聚焦于服务的均等化、精细化和提质增效。同时,省、市两级也出台了如《XX市公共卫生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因此,全区上下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部署上来,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从“完成任务”的层面,提升到“筑牢健康基石”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来谋划、来推进。要深刻理解,做好这项工作,不是一项孤立的业务工作,而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
二、正视差距,直面挑战,精准锁定当前服务体系中的短板弱项
客观地讲,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新标准,我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弱项。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将会严重制约我区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此次开展专项督导,就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把脉问诊,靶向施策。
第一,服务理念存在“温差”,主动性有待加强。在部分基层单位和工作人员中,依然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惯性思维,将公共卫生服务视为一项额外的、被动的“派工”任务,而不是主动的、内生的健康管理责任。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足,满足于“做了”而不是追求“做好”,与“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存在偏差。例如,健康教育满足于发传单、贴海报,形式单一,内容固化,缺乏针对性和互动性,难以真正入脑入心,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提升效果不彰。
第二,服务流程存在“偏差”,规范性有待提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和质量标尺。但在实际操作中,标准执行的刚性不足,流程管理的韧性不够。有的地方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不规范,信息更新不及时,甚至存在“死档”“空档”现象,档案的连续性和实用性大打折扣。有的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随访服务流于形式,仅仅是电话问询、填表了事,未能提供有效的用药指导、生活方式干预和并发症筛查,导致慢病管理的质量和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儿童与孕产妇的系统管理、老年人健康体检等核心服务项目,也存在服务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
第三,数据质量存在“落差”,真实性有待检验。数据是评价工作、科学决策的基础。当前,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已经普及,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问题开始显现。部分服务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两张皮”现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逻辑性堪忧。这不仅影响了上级部门对基层工作成效的准确评估,更危险的是,可能基于失实的数据作出错误的决策,掩盖了真实存在的问题和风险。此次督导,将把服务记录的真实性作为检查的重中之重,决不允许在数据上弄虚作假。
第四,体系协同存在“堵点”,融合度有待深化。公共卫生服务不是一个孤岛,必须与医疗服务、健康产业等深度融合。目前,“医防融合”的机制仍不顺畅,公共卫生医师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发挥有限,临床医生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激励和渠道不足。公共卫生服务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结合不够紧密,签约居民的感受度和满意度有待提升。同时,与教育、民政、体育等部门的联动协作机制尚不健全,难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健康”工作格局。
三、聚焦重点,狠抓落实,全面开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提质增效新征程
针对上述问题,全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拿出刮骨疗毒的勇气和精准施策的智慧,以此次专项督导为契机,全面推动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下面,我就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四点具体要求:
第一,以“标准化”为基石,筑牢服务质量“生命线”。质量是公共卫生服务的生命。必须严格对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及我省的实施细则,对各项服务流程进行再梳理、再优化、再落实。一要抓实健康档案管理。要确保档案建立的规范性、信息的完整性和动态更新的及时性。特别是老年人健康档案,要与年度体检、慢性病随访等服务紧密结合,做到信息联动,真正发挥档案的健康管理价值。二要抓细重点人群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及慢阻肺患者的随访管理,必须做到“真随访、访得真”,详细记录病情变化、用药情况及康复指导,提升规范管理率。对儿童和孕产妇的健康管理,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服务内容,做实做细每一次检查和访视,确保母婴安全。三要抓严传染病防控。建立健全灵敏的监测预警体系,规范发热门诊的运行,加强对重点传染病的筛查、报告和管理,坚决守住不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底线。
第二,以“精细化”为导向,提升重点人群“获得感”。公共卫生服务不能满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69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