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急慢慢来easy1978第4集(别急慢慢来easy1978第2集演员表)

一篇文章删改了几次还是不太满意,索性走到阳台舒活一下筋骨。恰好母亲端着簸箕从厨房走来,挑个光线好的地方放下板凳,戴着老花镜的母亲低下头,一双手在簸箕里拂来拂去。满簸箕的黄豆如同千军万马听从调遣。我知道,母亲一准儿是要做豆豉了。“写不下去就歇歇儿,干什么都不能图快,慢工才出细活儿呢”母亲都没看我一眼,居然洞穿了我心底的那丝懊恼。

我笑着蹲下身,看母亲把形体扁瘪甚至有些残缺的豆子分拣出来,母亲一边拣一边说:挑黄豆不难,关键是煮,火候很重要:煮老了,没了筋骨软绵绵的,口感就差了。要是嫩了,豆子夹生又没了香味儿,。”每年,母亲做豆豉的程序大体是相同的。煮好的豆子沥干,在铺满面粉的案板上打个滚儿,摇身一变白白胖胖。擎麻叶,是早已预备好的,夏天知了叫得最欢的时候,池塘边、土坑旁,它们长得枝叶阔大,采来正好做豆子的铺盖。发酵是需要等一些时日的。发酵成功,母亲就会搬进早已备好的菜坛。入坛之前,炒得脆香的花生米需去皮。杏仁需过水通体洁白。当年的新花椒需红绿参半,鲜姜需切片,大蒜需剥衣,每个细节母亲都做得一丝不苟。密封菜坛,仿佛母亲生活里的一个重要的仪式,接下来,母亲每天都会掰着指头盘算天数,直到启封,清新的香气飘逸出来,当家人尤其是父亲夹起一口放到嘴里的时候,母亲的表情紧张又期待。只要父亲笑着点点头,母亲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一个季节的腌菜成功了。小时候,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大炕上,金黄色的玉米粥端上方正的炕桌,这佐餐的小菜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满足全家的味蕾了。

除了豆豉母亲还做酱,母亲做三节酱,尤其讲究。九月初九煮豆子,腊月初八入坛子,葱蒜放好,然后密封,直到清明节这一天,用大火熬煮。这种酱做成,几乎需要耗去大半年的时间。但是,母亲是从来不会着急的,她常说的话就是:“过日子,着什么急呢?日子一天天地过,每天有事儿干,就有盼头儿。” 母亲读书并不多,但她认一个理儿:一样的日子分人过。平淡如水的日子是需要打理的,有了调料就有味道,掌握了火候才有佳肴。一直觉得,有滋有味的生活是母亲酿出来的。她从不刻意寻求风景,只是踏实地把日子攥在手中,握着它,暖着它,日子有了温度,生活就有了盼头。

以前读到古人隆冬 画九的情景时,很是艳羡,冬至日,盛寒时节,画一枝素梅,着八十一朵花瓣。每日染一瓣,到了“出九”之日,一树红梅朵朵争荣。这让我常常感慨古人春赏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的惬意安然,总觉得这样的雅趣今人是无福消受了。而今,看到母亲顶着白发、戴着花镜居然还掰着指头在掐算的情景,突然发现,母亲的日子之于古人的生活,如同棉布之于绸缎,一个柔软一个华丽,一个给人温暖一个惹人艳羡。古人在气候苦寒之时,怡情养性珍重待春风。母亲在贫寒素朴的生活中,腌菜做酱增人口福。细细想来倒也是殊途同归的。人生一世,她们都怀了一份珍重保养的情怀。

古典诗词里最喜欢周敦儒的《西江月》。那种“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的意境曾深得我心。年轻时觉得“自歌自舞自开怀”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佳境。而今,却慢慢喜欢上后两句:“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酸甜苦辣的味道、悲欢离合的过往之所以珍贵,大概都源于一种情怀。这情怀用母亲的话说就是不着急慢慢来,不着急才能善待岁月,而善待岁月才是对生命和自己最好的善待。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