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1日在京启动2025年“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本次宣传周的主题为“药品安全? 监管为民”。各级药监部门将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药品安全意识。
“十四五”期间,人民群众用药需求不断得到满足,药品安全形势更加稳定更加巩固,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良好。国家药监局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共批准创新药210个、创新医疗器械269个,且均保持加速增长态势。目前,我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跃居全球第二,在研创新药约占全球的30%。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说,“十四五”期间,药品监管部门不断完善药品监管执法制度机制建设,连续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一、合理用药十大原则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有关数据显示,我国90%居民不了解如何合理用药,甚至有严重误区。下面为大家总结了十大用药原则。
1、优先使用基本药物:疗效好、质量稳定、价格合理、容易获得、政府政策支持;
2、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3、购买药品要到合法的医疗机构和药店,注意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购买;
4、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如有疑问要及时咨询药师或医生;
5、处方药要严格遵医嘱,切勿擅自使用。特别是抗菌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不能自行服用、自行调整用量或停用;
6、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非处方药长期、大量使用也会导致不良后果。用药过程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咨询药师或医生;
7、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要注意禁忌;儿童、老人和有肝脏、肾脏等方面疾病的患者,用药应谨慎,用药后要注意观察;从事驾驶、高空作业等特殊职业者要注意药物对工作的影响;
8、药品存放要科学、妥善,防止因存放不当导致药物变质或失效;谨防儿童及精神异常者接触,一旦误服、误用,及时携带药品及包装就医;
9、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国家免费提供一类疫苗;
10、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
二、什么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 ? ? ?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 ? ? 非处方药是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不需要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根据药品的安全性,又分为甲、乙两类。安全性更高一些的药品为乙类。按照规定,在非处方药的包装上都印有国家指定的专有标识(OTC字样),红色OTC标识代表甲类非处方药,绿色OTC标识代表乙类非处方药。
三、非处方药是绝对安全保险的吗?
? ? ? ?非处方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加上某些药品的不适当宣传,给患者的感觉往往是:非处方药可以放心使用,绝对安全。其实,这是安全用药的一大隐患。非处方药虽说安全性较高,但只是相对于处方药而言,非处方药也是药品,同样具有药品的各种属性,因此非处方药并非绝对“保险”,同时,由于非处方药在使用时大多靠患者自己判断,没有特定的医嘱,使用时更要加以注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77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