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是谁的观点,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是谁的观点理论

世间万物,包括人类,都是宇宙自然长期演化的产物。这个长期,基本就是宇宙诞生至今的年龄,138亿年。

宇宙诞生之后,用了100亿年之久,在地球上演化出了最初的单细胞生命。从单细胞到多细胞,又用了30亿年。从最简单的哺乳动物到现代智人,到今天,又用了6000多万年。

所谓万物天成,天即宇宙。

人类自古就没有停止过对宇宙的探索。人类的宇宙观代表了各阶段人类文明的高度。

人类文明从对宇宙的认识开始。

《说文》说,“物相杂谓之文”。万物各有不同,叫做文。人类之不同,最明显的莫过于男女。“明”为文“显”,对人类来讲,男女“情深而文明”(《礼记》),人类因男女而有夫妇,而有家庭、有族群,有家国天下。

所以《易经》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农耕时代开始大步提高。因为农耕时代,人类开始有较充裕的资源包括专门的人力,可以对天文、政治、文化、艺术进行研究。而中国发达的农耕文明,3000年来居人类之首,中国人的宇宙观当然值得重视。

万物一体、万物一气

中国传统的无神论由来已久,自孔子时就说“远鬼神”。到了庄子,就非常明确的提出,创造宇宙的非天,非帝,非神,而是“造物者”。

造物者是庄子始创的名词。钱穆先生考证认为庄子在老子之前,孔子之后。按照庄子的意思,造物者近似一大炉,一大冶,“天地犹炉冶”。万物,包括大炉大冶,都由此而出。除此没有另外什么人格化的上帝在物之外存在,万物都是自生自化,没有什么上帝创世。

万物大者,至大无外,称为大一。小者,至小无内,称为小一。

庄子认为宇宙万物只是一气之化,“合则成体,散则成始。”

这个化是什么呢?我理解就是进化。

一物之所以成此物,其自身成毁存亡这个过程,便是化,便是进化,每一物都有其各自独特之进化过程。这个化也被庄子称为“真”。

《庄子》说:“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我生者,亦善我死。”大块即宇宙天地,宇宙天地赋我以形,赐我以命来创造劳作,给我时间让我享受人生至老去,又用死亡让我安息。生死实乃都是善矣!

庄子的万物一体论到了宋朝张载,就有了更具体的说法。

张载,北宋五子之一,洛阳二程的表叔,就是那个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宋朝哲学家。张载认为,《易经》所说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太极,就是气。冯友兰认为,张载所说的气,就是指构成个体事物的物质性原料,就是最小的物质组成部分,气乃是一种原始混沌的极小物质。

张载说:太极“升降、浮沉、动静,相感以性,是生蕴、相荡、胜负、屈伸之始,”太极生两仪,阴阳变化,无始无终,无息无休。气阳则升、浮、动,气阴则降、沉、静,气阳则聚,气阴则散,在阴阳变化运动中,形成万物。

张载在《正蒙太和篇》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循是出入,皆不得已而然也。”

万物变化,聚散成毁,皆自然耳!

冯友兰评价说,他不像佛教徒那样自外于世,也不像道教徒那样企图靠炼丹养生来延寿。他认为既然圣人洞察宇宙之道,那就应该知道“生无所得,死无所丧”。所以,张载还有一句名言,那就是:

存,吾顺事;没,吾宁也。”

其实,天文学研究成果已经表明,宇宙始于大爆炸。大爆炸之后星辰气体撒向太空。升降沉浮,时聚时散,成石成体成星系,实际上,太阳系距离较远的行星,就是气体状。地球、月亮都是星尘气体运动碰撞而成。只不过,中国先哲(他们一般都是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有时还是科学家兼一身)的文笔,“蕴、相荡、胜负、屈伸”比现代物理学家们描写的更加激荡人心。

尽管我们清楚的知道,古人即便是一些名词、一些说法与现代科学相似,那一定是巧合。但是,我仍然惊诧于庄子、老子、张载等中国先贤们的神预言。

庄子说的“小一”,简直就是勒梅特的宇宙蛋。勒梅特说宇宙蛋极小极小,不能再小,庄子说“至小无内”,更形象,更准确,更艺术。

张载说太极为气,“升降浮沉动静,相感以性,蕴相荡胜负屈伸之始,”简直就是活生生描绘出了浩瀚苍空中星尘大气之激荡碰撞,浮游太空,无休无止以至于今的景象。

这个气,说它是最小物质组成,不就是质子、电子、中子组成的原子嘛。

科学已经告诉我们,宇宙万物,不外乎92种元素。92种元素不外乎质子、电子、中子三种粒子的不同组合而已,说气聚成形,万物一体,万物本一气,实在是恰如其分!

万物各自独化而成,不靠外力,只是时间而已。

公元前1000年已经具备高度农耕文明的周王朝已经建立,文王画好了八卦。庄子时代,代表人类最发达文明的中国人对宇宙的认识,在近3000年后,得到了现代科学的验证。

关于宇宙起源,千百年来,中外哲学家、宗教家们有各种说法,现在看,中国儒道学者的说法最接近科学。这个结果还真是有意思。

道曰逝、曰远、曰反

既然万物能自化,不由天造,那自然就不存在什么天秩、天则,那么有什么是可以确定的呢?万物就没有可定之法则了吗?

有的。天地万物一气之化而运行不息者,就是物之法则,庄子名之曰道。

老子对“道”的描述就更具体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我们可以理解为,虽然万物自生自化,但宇宙万物所成毁存亡、阴阳变化、天体运行、周行不殆者,自有其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

现代天文学告诉我们,典型的宇宙不是太阳、地球和生命,而是广袤、寒冷、陌生、荒凉的永夜。老子用四个字“寂兮廖兮”概括了宇宙的永夜。用“独立不改,周行不殆”描述了138亿年来、无尽宇宙星系的运动状态,真是让我们感叹词穷!

宇宙诞生以来,不断膨胀,让地球人看到巨大星系在以光速离我们远去,老子说,我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我不能描述它,只能强名之曰大,曰逝,曰远。

这个道,还是牛顿定律,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牛顿定律最震撼人心的地方就是,让地球人知道了星体也遵循人间世的规律,牛顿把天体宇宙拉回了地球,让人们知道,宇宙在以人类能够理解的定律在运动。

在水星近日点异常证明牛顿定律的局限之后,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继续引领人类在四维时空领域理解宇宙。2000多年来,人类一代一代接续努力去发现庄老说的这个道,验证这个道。

西方人善于探索创新。埃拉托色尼发现地球是圆的之后,很多航海家就把命押在了他和其他数学家身上,要去航海探险。因为埃拉托色尼说过,如果大西洋不那么宽广,也许我们就能从伊比利亚出发到达印度,在温度适宜的地区找到适合居住的大陆。

中国人更善于思考。庄子老子提出了道,张载提出了气,提出了阴阳变化,然而没有人去探索天文,圣贤们把对宇宙的认识,投射到了人世间,说天道阴阳,地道刚柔,人道就是仁义,圣人的任务就是布讲仁义。

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是吉凶,吉凶生大业。

所以,《月令》按月规定了君王应该做的事,不按月令行事,必遭天谴。到了汉朝,董仲舒把君王统治的方法,也归纳为四政,说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罚、邢),官分四等,副手配三个,因为每季三个月。

西方人发现了道,去航海去探险。中国人发现了道,用来规范人间。中国人发明了火药用来放烟花让皇上开心,西方人去造炮弹开土拓疆。

西方人地方太小,永远在开拓,拓着拓着,发现了新大陆。我们地盘足够大,里面的人造反,外面的人觊觎,只好永远在守成。

当然,也不是都不好。

老子还说,道曰反,物极必反,反者道之动。道运行不息的动力在于反。《易经》说的最直接、最形象,阴盛阳衰,否极泰来。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冯友兰的成名作就是在抗日战争南迁时写就的, 他说中国人最懂得物极必反,能让中国人民坚持八年抗战的,就是永远相信黑暗的尽头是黎明。

但是回过头来看,多少帝王靠着这个“道”取了天下,又忘了这个“道”丢了天下。

儒家的理想是内圣外王,中外哲学家都认为,如果圣人能“王”之,那就是理想大同社会。但遗憾的是,“圣”可以“王”,“王”很难“圣”。

孔孟都说人皆可尧舜,这个是没错,人皆可圣,圣在内,在自我修养,穷则独善其身,你好好修行,没人搭理你,是可以的。但是一旦“王”了,就很难再“圣”了。就像一部电影里面蒋夫人说的,他们没胡来,那是还没尝到权利的滋味。

对我们普通人来讲,中国主流传统文化的宇宙论,有助于我们走好人生之路,生无所得,死无所丧。万物成毁皆自然。

张载的话,“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值得细细品读。

推荐两本书:

钱穆先生,庄老通辨

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简史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62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