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节英语作文100字,关于我的春节英语作文!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冬天是极寒冷的。伙伴们的脸都如那经霜后,熟透了的苹果。和一对冻得通红的耳朵相照应着。积雪盖在庄稼地上,直至春来才会化去。池塘里是厚厚的冰,伙伴们总会按捺不住,在冰上溜上一溜。

那时节虽冷,却是我所盼望的。寒冬的到来意味着春节的将至,一年的功课,也将随之完结,很快便可以和老师们说“明年再见”了。倘若,这一年从学校捧来了鲜亮的奖状,让父亲在街口有了吹嘘的资本。一些平日里被定性为“瞎要”的请求,此时便可以昭雪沉冤了。要是,再能早早悟得“书山有路勤为径”的道理,稍加勤奋些,作业这座山头,数日之内定能攻破。心头的羁绊也随之不复存焉,变得洒脱、阳光起来。父母也会一改往日的面目,变得愈发可亲起来。平日里,想干却不能干,或是可以干但没时间干的事,都可以逐个实施了。除上房揭瓦一类,难遏怒火、非严惩不能警世的行径,其他,父母一概都会持默许的态度。

中国的传统节日实在太多了。但在村子里,一年中多数的时间,大家都在忙于生计,很多节日便只在人们的心里过往了。但春节,一定是不同的。庄稼已睡在雪里,无需再去打理。劳作一年的人们也终于腾出了时间,去追求一下自我。而我也要在这除旧迎新之时,尽情地放飞一番。

直至今日,我依旧不能说出家乡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的。那些对我而言,都无关痛痒。寒假开始,我的春节也随即开始了。

头等大事,便是赶紧置办一把“枪”。一米有余的玩具步枪是我最向往的,但它的价格是让人却步的;样子又过于张扬,与我内敛的气质并不十分般配。于是乎,玩具手枪便成了我童年时,每个春节的必备之物。它是可以发射子弹的。那子弹是一种圆形、彩色的塑料小球,押在弹夹里,拉上枪栓便可发射一颗。将瓶子放在十米以外,闭上左眼,端平右臂,屏住呼吸,扣动扳机,只听“砰”的一声,那瓶子便会应声倒下。若是不中,也不用过分气馁的,调整一下再打,好猎手又怎会斗不过这“呆狐狸”呢?这时,我的韧劲是极足的,尽显天赋,足可以驳斥以往老师对我的评价。

过了初一,亲戚们便要来了。姑妈家的表哥和我年龄相仿,志趣又相投,是我最想见到的。每年,他总是最早赶来。许久不见,大人们往往会捧着茶杯,围坐在一起,诉说着情思。此时,我俩便会另寻一个僻静的地方,开始我们的射击比赛

这种玩具手枪虽说很不高级,但我料定城里一定是没有的。表哥对它爱不释手,每次都是直到日头西斜,打得我弹尽粮绝后,才会在姑妈的拖拽下,作极不情愿的辞别。

但这令人愉悦的情景,也并非每年都会上演。十岁那年,我在学习上不够刻苦,应验了“业精于勤荒于嬉”的古训。年终考试,除去把自己带回了家里,余下有价值的、家人翘首以盼的东西并未捧来半毫。那年的冬天,空气是凝重的,以至于压得鞭炮声都收敛了许多。多数请求,在这一年都没能“昭雪”,其中也包括我的“头等大事”。

初二一早,表哥便“咚咚”地敲起了我家的大门。

“枪!弟弟!快拿出来!”表哥兴冲冲地跑到我跟前。

“嗯……今年没买。”

“为什么?”表哥盯着我,“怎么没买呢?”

我便领他进屋,抬头望向墙上那几张不够鲜艳的奖状。表哥看看它们,又看看我,心里已猜透了七分。于是,那一年,那一天,我俩便端坐着,一同安静地听大人们诉说情思。对我来说,那是一个不够完整的春节;对表哥而言,或许也有很多缺憾吧。

虽没了手枪,但鞭炮是每年都不会少的。我们那里,鞭炮的种类是极丰富的。

先来说说“小豆炸”,它是一种外形短小,威力不大的炮仗。胆大的会将他拿在手里,点燃后再把它抛向空中。只听“啪”的一声,一股白烟升起,枣红的纸屑也随即落下。

饺子下锅时会放长串的鞭炮。点一支香或执一根烧火棍,探身,撤腿,摆好随时撤离的姿势。当母亲喊出“饺子要下锅了”时,我便往那引焾上一杵。听到“呲呲”声后,捂紧耳朵,赶紧躲到屋内。不多时,便会听到一阵急促的“噼里啪啦”的声音。很快,院子就成了云山雾海。火药的味道、弥漫的烟尘要好一阵子才会退去。

二踢脚是轻易不会燃放的,一般要在春晚主持人说完“五——四——三——二——一——新年好!”后,它才会上场。而我几乎不曾坚持到那个时候,只能在迷蒙中听得几声“咚——砰”的声音。决意要起来,却始终不能斗不过困倦,辗转几下又复回梦中。于是,便只好在睡觉之前,央求父亲一定要给我留下一支。

另外还有一种,我们称它“大白雷”。这名字是对它极贴切的描述:通体是白而粗壮的,只有顶上竖着一个寸吧长的引线。它的声音既大又烈,若是同那雷声赛上一赛,也并不见得会逊色一分。它们往往密密地排成圆饼状。想要放一支时,从这饼中掰下一支即可。

这种鞭炮是伙伴们最喜欢的,你可以变换着花样来燃放它。用雪团出一个大圆球,插上大白雷,点燃,跑开,躲到一旁静静地等待。只听“咚”的一声,雪团被炸成千千万万块,四散而飞。许久后,一个个又落在地上不住地叹气。如果觉得不够过瘾,还有另一种玩法:找机会寻来一个大铁盆,将大白雷放在地上,一人点燃,另一人立即扣上。

“砰——咣——当——当……”

余音犹在时,便已听到了母亲急促的脚步声。

跑!不可有半点的犹豫。

身后的母亲如何吼叫,便与我不相干了;即便有干系,也只在晚饭时发生了。

每逢春节,我还要露上一手。我家的春联多是要由我来写的,这让我有了极大的满足。

毛笔沾上浓浓的墨汁,在鲜红的纸上写下“春”“福”或其他吉祥的话。踩着板凳,刷上浆糊,将它们或横或竖粘好。站在远处细细地端详自己的大作,好不满足。

只是,我的作品受众的对象仅限于家里人,始终不能获得一次在大门上展示的机会。这成了我一大遗憾,至今也未能抚平。

对我来说,春节的美好更在于它的味道。

过了小年,家家便开始发面蒸馒头。用大铁锅蒸上满满一锅,足够吃到正月十五。还有大个的肉包子,也要蒸上一大锅。

小孩子最爱吃的还是“枣馍”。它长着馒头的模样,肚子里装的却是红豆和大枣。这种馍往往用玉米面来做。还没掀开锅盖,便闻到了它的香甜。一家蒸枣馍,往往招来四邻的孩子。冻得龟裂的小手,捧着冒着热气的枣馍,赶紧咬上一口。嗯!别提多香了。

各种炸食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拌有蔬菜的面团,还是被开了花刀的鲤鱼,放进滚热的油锅里,不多时便会金黄喷香。

丸子和鱼要炸满一大筐。这时候你一定要谨记:嘴的首要作用是吃,其次才是说。什么“这么多啊”“啥时候才能吃完”之类的话是统统不可以说的。这是要犯禁忌的,至于是什么禁忌,我是不会管的。不让说就不说吧,反正这会也腾不出来另一张嘴了。

寒假总是短暂的,我的春节也是一样。十五的烟花燃放完后,枣馍和肉包子也被吃的所剩无几了。我的年便要就此画上句号了。明天,就要上学去,一个漫长的等待又要开始了。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7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