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高中时的教导主任是胡全中老师,他很宠爱学生,对待学生就象父亲爱护子女一样,从不偏心,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成,出人头地。

在旁人眼里我是一位更加受宠的弟子,以至宠溺到没有出息。时至花甲之年的我,虽然不曾为自己的命运懊悔,但老师内心深处的惋惜却从未消失。
胡老师关心学生不仅是各科成绩,在生活上也是无微不至,晚上自习及熄灯后查房必亲临现场,谁在课堂上打瞌睡,谁在寝室里没有睡好,心中都有一本帐,甚至吃没吃饱都要问一声。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村寄宿生的家庭生活都不好过,由于缺少油水,十有八九都饿肚子。我们每个星期从家里带6斤大米,一罐腌菜,每顿凭三至四两饭票到饭堂打饭,边走边吃以至还没到寝室用菜就一干二净,只填到肚子角。
我在高中阶段身体长得非常快,身高从1米5一下窜到1米8,由于缺乏营养,瘦高瘦高的。课余时间又喜欢运动,体力消耗大,对米饭的渴望到了极点,记得有一次狠下心来,一顿花上一斤六两饭票,吃了中学阶段的第一顿饱饭,结果周末没有饭吃。这些都让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从个人微薄的粮票中挤出份量接济我,还每每从自己的碗里匀点菜给我食用。
那时候中学老师和工友基本上都是半边户,妻子儿女都在农村,凭工分和人口在生产队领粮食,几乎家家都 欠帐,老师的工资要拿回去还超支,生活相当艰苦。 学校管后勤的老师和工友每年都要想方设法养几头猪,过年时除老师分一点福利外,同学们也跟着开一次荤,这些必然是从工友的饭瓢底下抠出来的。
胡主任有时看不过去,就从忙碌的工友手中接过饭瓢帮忙打饭,同学们立即心领神会地伸出一两、二两饭票,打到的饭比平时多一倍,一传十,十传百,不管吃过的或没吃过的,听说胡主任在打饭,都蜂拥而至,美美地享受一顿饱歺,以至后面用歺的教职工得重新做饭。这样的事每学期都会发生很多次,也只有胡主任才有这份爱心和胆识做得到。
胡主任是真正以校为家,爱生如子,在他的教学生涯中接济过无数贫困学子。多年后只要师娘谈起往事,都会伤心地说起老师这个人不顾家,不顾家里年迈的公公和三个幼小的儿子,赖她一个弱女子披星戴月撑起这个家。

经过十年浩劫,学校的师资力量特别匮乏,基本是文革前中师毕业生充当高中老师,非常吃力。老师们白天上课,晚上钻研,忙得不亦乐乎。胡主任兼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毕业班化学老师,总是兢兢业业,耐心辅导,时刻关注学生动态。
当时有一位叫胡东良的同学,天资聪慧,高考前产生了骄傲情绪,对着镜子左照右照,都是一副天之骄子的模样,“我考不上大学还有谁?”胡老师发现苗头后,进行了严肃批评,即时纠正了学习态度,使其成为全学区当年应届考上的两位大学生之一,为学校争了光,胡主任亲自带领学校老师敲锣打鼓送喜报。
该同学尔后在长春读研赴日留洋,现在是北理大学主任教授,国际知名生物学家,经常应邀回国讲学,为促进中日学术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在读的大古中学其实是当时一所仅有六千人口的高中分部,本部在苦竹中学,涵盖三万人口,当年高考剃了光头。另一名考上大学的也是我们同班同学,叫刘国振,被武汉大学医学院录取,本硕连读,八十年代末公派美国留学,现在西雅图任高级主任医师,为旅美华侨及世界各族人民服务,享有崇高声誉。
七八届毕业生中的两位优秀学子,为母校争了光,学校也受到了嘉奖,上级主管部门希望胡主任再接再励、再创辉煌,因此整个暑假胡主任都在古岭上下奔忙,招收复读生。
1978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理科必考五科: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政史,每科100分,满分为500分,湖北省大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80分,文科320分。
当年考场设在县一中,七月上旬考试,天气酷热难耐,很多学生中暑。本人平时各科成绩也算均衡,但是考分下来后发现,除化学考到80分外,其它都没及格。全班过200分的同学有十多人,除两位上大学外,其它都被学校列为重点复读对象,胡主任挨家逐户走访劝读。
大约8月中旬来到我家,动员我去复读,虽然父母勉强同意,但本人看着父亲年近花甲,体力衰竭,没有经济来源,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不忍心再去读书,怕万一没有考上无法面对双亲。
经过一番酙酌后,胡主任决定带我去找大队干部,要求每月给父亲放几天假,打零工挣点小钱供我复读,以解决后顾之忧。虽然胡主任耐心细致地与领导们勾通好了,但我弃意已决,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临近中午,他趁我去借鸡蛋做菜的空档,告辞父母执意回校了。
等我回来后,深感愧疚的父母还是要我提着鸡蛋去追胡老师,因为家离学校有十来里路,怕胡老师在路上挨饿中暑啥的,好有个照应。在中途豹子岭村庄终于追上了,他说在黄道球同学家讨水喝时,碰上饭口吃了一碗饭。看他安然无恙,总算放下心来,把他送到中学,经过一番推辞后,放下鸡蛋转程回家,再见胡老师已是两年以后了。
我没有回校复读,却促成黄道球同学四年后考取了厦门大学。黄道球是从初中到高一的同班同学,而且是走在同一条方向上学路上,高一下学期他接替父亲参加了工作。他父亲是土改时期的老干部,大古乡首任秘书,后调到供销社工作,此时已退居二线在家赋闲。
胡全中老师之前就与黄父相识,借喝水之机顺便打听了一下他儿子的情况,经过一番交谈后,决定让道球回校复读参加高考。
因为道球同学之前没有系统地完成高中课程,且年龄在同届中也较小,胡老师建议他插到初中毕业班,次年考上了黄梅一中,后以优异成绩进入厦门大学。

若干年后胡主任带领退休老师去北京旅游,受到黄道球同学的热情接待。昔日的粗茶淡饭升级为星级酒店的美味佳肴,为老师的脸上添了光。
黄道球上县一中的同时,刘阳怀同学经过一年复读后,考取了湖北警官学院,后留校担任警察临战系主任教授,成为知名反恐防暴专家,为荆楚大地百姓的安危培养了大批人才。
杨干兵同学考取了郧阳师院,在郧阳一中校长的岗位上提拔为人大常委会主任。其它几位复读同学分别考取财贸或师范类院校,部分同学毕业后成为胡主任教学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这一年参军入伍到江苏阜宁的李超雄同学也考取了军校,后在团级干部的职务上转业到黄石交通银行。
胡全中老师在大古中学任教导主任六年中,送走了78、79两届大学生和79、80两届中专生,1981年春季调到苦竹中学挑起更重的担子。在古中这几年可谓是桃李满园,香飘万里。小小六千人口的一个偏远乡村中学,共为国家输送一百五十多位优秀人材,涉及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领域,覆盖五大洲,知名学者曾受到胡锦涛主席的邀请,为国效力,登上天安门观礼台。人们都说阳洼中学风水好、出人才,我看真正的风水是我们的老师,是胡主任带领一班孜孜以求、默默奉献的园丁,才赢得了芳草遍地、鲜花盛开的美景。

本人虽未走出农门,成为可塑之材,但老师从没嫌弃,而且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得到了老师的关怀,遇到挫折时会给予包容和鼓励,时至今日还在承蒙厚爱。亦师亦友一知己,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祝福我们的好老师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一一壬寅年除夕于黄梅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80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