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改革创新调研报告
一、示范区基本情况
××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面积50.4平方公里,按照“一区三园”进行规划,即黄河特色生态产业园45平方公里、云丘山生态度假园4.1平方公里、紫砂陶小镇1.3平方公里。三大产业园各具特色,具体特点是:
(一)北部黄河东岸(或黄土)特色生态产业园。主要是打造两大板块。一是黄土高原葡萄酒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戎子酒庄累计完成投资8.6亿余元,已发展酿酒葡萄种植基地5800余亩,建成拥有年产5000吨的中高档葡萄酒生产能力及10000吨发酵储酒能力的生产车间,配套打造了富有独具中华民族风格的地下酒窖和世界上最大且唯一的黄土高原自然生态酒窖——黄土窑洞酒窖,而且在原址重修扩建的晋文公庙,建设成了戎子书院、戎子博物馆、戎子文化广场、和谐二园、综合办公生活区等建筑群落,属于山西省重点打造的“寻根觅祖旅游板块”和“黄河文明旅游板块”的交汇点。在临汾市旅游“一带整合,一线串联,九区整推”的发展格局中,更是处于“河汾百里文化生态经济带”与“黄河旅游精品线“的缔结带。全镇以戎子酒庄为核心,按照“一心、二区、一线、九节点”规划布局,创建红酒旅游养生体系;凭借拍摄《重耳传》重大影响,签约建设影视拍摄基地;依靠通用机场建设,打造航空滑翔基地。通过戎子景区的打造,形成游云丘、品戎子、观壶口的精品路线,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二是功能农业发展项目。依托15万亩核桃基地、5万亩苹果、7万亩翅果油树、3万亩花椒等特色产业优势,发展有机农产品深加工,创造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区,辐射带动西山七县,打造黄河金三角农副产品最大集散地。
(二)南部云丘山生态度假园。依托云丘山核心景区,延伸黄华峪和下川古村景区开发,前景可观。云丘山是××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知名品牌标志。云丘山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是山西省转型综改重大工程项目,规划总投资36.63亿元,重点打造成为集生态、旅游、文化、养生为一体的综合性5a级景区。项目规划在空间布局上可分为“一核、一轴、两镇、十区”即云丘山核心旅游景区、盐商古道主轴线、度假小镇和旅游小镇、十大功能区。云丘山自然景观独特奇异,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素有名胜二十四景。云丘山景区规划面积大,辐射范围广。云丘山往西的黄华峪自然风光秀丽,人文资源丰富,做为研学旅游线路可开发利用的价值极大。云丘山往东的下川古村,具有红色文化特色,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村的典型代表。
(三)中部紫砂陶小镇建设项目。规划定位国内一流,北方领先,打造集紫砂陶文化传承体验、创意工坊、旅游休闲、文化交流、商务会议、技能培训及生态居住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启动人才培育工程,培养紫砂工匠和高端紫砂创意人才,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品牌重塑,辐射带动全县紫砂陶土产业“井喷式”发展,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紫砂之都”。
二、工作推进情况
结合我县文化旅游示范区实际情况,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调整充实组织领导机构。2017年县政府成立了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长由县委副书记、县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副县长担任。同时县政府又成立了××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筹备委员会及办公室,筹备委员会主任由县长担任,副主任由副县长担任。2019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将紫砂陶小镇建设作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点工程项目。县政府先后从二轻、中小企业中心等部门抽调专业及时管理人员,同时聘请已退休的专业技术干部组建紫砂陶办公室,主要从事紫砂陶小镇的规划建设工作。9月6日推进会之后,县政府决定,紫砂陶办公室归属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筹委会办公室领导,参加筹委会办公室的工作例会,并及时向筹委会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筹委会办公室的管理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专业分工明确,综合协调密切,确保示范区的各项管理工作按总体规划有序推进。
(二)不断完善规划编制。自2017年××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后,通过县、市两级汇审上报省政府和省商务厅待批。示范区内的重点骨干企业先后都已完成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云丘山景区完成203.1平方公里的旅游规划,戎子酒庄完成78.9平方公里的发展规划。2019年尽管示范区未获省政府批准,筹委会办公室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积极着手示范区的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紫砂陶小镇8月底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工作,9月份聘请专业机构编制全县陶艺产业发展规划和紫砂陶小镇产业集聚区规划,完成紫砂陶小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一期市政管网道路、桥渠施工设计图。目前正在完善一期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办理立项审批工作。同时示范区总体性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在意向考察洽谈之中,争取早日进入政府采购公开招投标程序。
(三)加快推进“熟地”平台建设工作。紫砂陶小镇建设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2019年重点工程项目,总体规划面积2000亩,总投资50亿元,其中政府投资1.15亿元,用于前期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紫砂陶小镇规划建设11个功能区,分别对接研学旅游、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全方位融入县城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和中和文化,打造全县三大旅游板块枢纽节点,推动紫陶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筹委会按照新的“九通一平”要求,对标一流、精心打造,现已完成一期工程300亩熟地征收任务,土地补偿工作已就绪,建设用地已通过审批,进入土地收储批复程序。目前正在进行水土保持、防洪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安全预评价、总体规划环评、节能评估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争取10月下旬开工建设。同时加快2000亩“熟地”征收工作,超过市定1平方公里1500亩的目标要求,紫砂陶小镇各项准备工作如期进行,为二期平台建设提供可靠的用地保障。
(四)采取灵活机动的投资机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规划面积较大,按“一区三园”规划,布局较为分散,造成县政府配套设施投资大。同时品牌骨干企业和名牌景区规划面积更大,造成企业投资难度更大。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和示范区建设,按照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生态环保要求,不断加大配套设施投资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推动示范区建设快速发展。
一是政府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去年以来,县政府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戎子酒庄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8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