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村如何巩固脱贫成效,壮大产业 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全文2450字)

关于某村如何巩固脱贫成效,壮大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2019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也是承接乡村振兴的启动之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于扶堰作为2018年脱贫出列村来讲,首要的事情是巩固提升好脱贫攻坚成效,把集体经济发展起来,把产业壮大起来,为乡村振兴实施奠定基础。个人通过对串组入户走访,结合扶堰村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一、村级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扶堰村位于甘溪乡南部的佛顶山主峰脚下,距乡政府所在地15公里,区域面积22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组、567户、2373人,现有耕地面积1660亩,全年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苕、洋芋等常见农作物为主。现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户为259户1087人,贫困发生率为45.47%;其中2014年脱贫19户94人;2015年脱贫64户291人;2016年46户226人;2017年脱贫9户49人;2018年脱贫105户377人;2014年至2018年共计脱贫243户1037人;未脱贫有16户50人,现在我村的贫困发生率2.04%。
    (二)主要致贫原因。
    1、群众思想落后。由于村地处边远,群众与外界接触不多,加上全村群众整体文化程度不高,老龄化严重,剩余劳动能力不足。发展传统产业的思想根深蒂固,对产业积极性不高。
    2、产业发展滞后。地处国家aaaa级佛顶山自然保护区,以山地为主,土地少连片不多,发展产业受限,规模化发展不具备优势。群众思想落后,土地流转特别困难,没有任何规模化产业项目。
    3、合作社发展不规范。村级集体专业合作社起步晚,集体经济累积不足,资金来源困难,利益衔接贫困户不广泛,专业合作社组织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导致运转不正常。
    4、基层组织保障不力。村级班子带头作用不明显,基层堡垒战斗力不强。
    二、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扶堰村在开展脱贫攻坚以来,特别是2018年的克难攻坚,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上、群众素质提升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一是村民主动参与发展的积极性不高。长期以来,在发展产业上,群众传统种植的思想根深蒂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群众认识还不到位,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和畏难情绪。一些农户心存顾虑,缺乏参与市场、股份合作的积极性,对通过村集体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不足。
    二是集体经济基础薄弱。从实际情况来看,扶堰村“家底”不厚,除村级活动场所、学校等公益性资产外,能用于经营获得收入的就是少量保留下来的集体土地,集体“存款”基本没有,导致发展集体经济困难重重。
    三是发展集体经济人才紧缺。目前整村面临的问题就是,年富力强、懂经济、有头脑、有闯劲的人纷纷外出务工或创业,村“两委”干部年龄偏大、思想保守、不够大胆,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足,在发展集体经济上老经验用不上,新知识学不懂,有资源条件不会用,有集体经济不会管。对村级发展的现有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无长远规划,抓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不高,村级集体经济后劲不足。
四是集体经济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村合作社法人未明确,必要的财务管理、收益分配、内部监督等制度缺失。收入

............阅读全文............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如来写作网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9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