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厉行节约反对违规吃喝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围绕“厉行节约反对违规吃喝”这一专题开展集中学习研讨,既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作风建设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单位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我结合近期学习思考、调研情况和工作实际,谈三点认识和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厉行节约反对违规吃喝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等制度文件,为规范公务行为、遏制违规吃喝划出了“硬杠杠”。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这一要求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这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要求
违规吃喝看似是“舌尖上的小事”,实则是政治上的“大问题”。从近年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的典型案例看,违规吃喝往往是腐败滋生的“温床”——有的干部借“酒桌”搞团团伙伙,有的用“饭局”输送利益,有的因“贪杯”失守底线。这些行为严重破坏政治生态,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我们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从政治高度认识违规吃喝的危害性,把厉行节约反对违规吃喝作为检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经验交流,以实际行动捍卫党的纪律严肃性。
(二)这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违规吃喝是“四风”问题的典型表现,具有顽固性、反复性。从单位近三年内部审计数据看,公务接待费用虽逐年下降X%,但仍存在个别科室“拆分报销”“虚列事由”等隐性问题;去年开展的作风建设专项检查中,有X起“超标准接待”被通报批评。这些问题警示我们:遏制违规吃喝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念头,必须抓早抓小、常抓不懈,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切实筑牢廉洁防线。
(三)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责任担当
党员干部的言谈举止是社会的“风向标”。当前,全社会正在大力倡导“光盘行动”“简约消费”,但部分群众仍存在“讲排场、比阔气”的观念。如果我们党员干部在公务接待中搞铺张浪费、违规吃喝,不仅会带坏社会风气,更会消解群众对节约行动的认同。因此,我们必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用“厉行节约”的实际行动带动家人、同事和群众,推动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社会新风尚。
二、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剖析当前存在的短板和不足
近期,我通过查阅财务台账、访谈科室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对单位厉行节约反对违规吃喝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总体看,近年来单位通过开展“作风建设年”“廉政教育月”等活动,公务接待规范程度显著提升,干部职工纪律意识明显增强,但对照中央要求和群众期待,仍存在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温差”,“松劲心态”仍有残余
部分干部对违规吃喝的危害性认识不深刻,存在“小节论”“人情论”等错误观念。例如,个别同志认为“接待上级、联系业务,吃点喝点是人之常情”,甚至将超标准接待视为“重视程度”的体现;还有的干部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只要不碰‘红线’,小打小闹不会被发现”。今年X月,某业务科室在接待合作单位时,以“项目推进需要”为由,超标准安排酒水,虽经提醒及时整改,但暴露出部分干部思想防线仍不牢固。
(二)制度执行存在“偏差”,“模糊地带”亟待规范
现行《X办法》虽对标准、流程作出规定,但部分条款较为原则,操作性不足。例如,又如,对“工作餐”的界定仅笼统要求“家常菜”,未细化到人均费用标准,个别科室以“工作餐”名义安排高档菜肴,打“擦边球”。
(三)监督问责存在“时差”,“事后查处”多于“事前预防”
目前,单位对公务接待的监督主要依赖财务报销审核和年度审计,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例如,财务部门虽能通过票据审核发现“超标准”问题,但对“接待事由是否真实、陪餐人员是否必要”等前置环节缺乏有效监管;纪检部门对违规吃喝的线索收集主要依靠群众举报,主动排查力度不足,去年全年仅开展2次专项检查,覆盖面有限。这种“被动式”监督,导致部分问题“发现晚、处理慢”,未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三、强化系统施策,推动厉行节约反对违规吃喝走深走实
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必须坚持“严”的主基调,以“制度+教育+监督”为抓手,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以“立规明矩”为基础,扎紧制度“铁笼子”
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一要细化标准。明确“接待对象范围、人均餐费上限、酒水禁用清单等具体指标,消除”模糊空间“;二要规范流程。推行”接待审批—现场纪实—财务核销“闭环管理,要求接待前填写《审批单》,经分管领导签字后执行;接待中留存菜单、合影等佐证材料;报销时”三单合一“,否则不予报销;三要动态调整。建立制度评估机制,每半年收集科室反馈,结合上级新要求和单位实际,及时修订完善,确保制度”接地气、管得住“。
(二)以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358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