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全文4889字)

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xx市位于xx省东南部,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总人口121万人,总耕地面积116.2万亩。地上无山,地下无矿,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平原农区。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党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优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加强品牌建设,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着力推进我市新型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一、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45.3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81.83万亩,总产78.96万吨。粮食生产连续实现九年增产,连续七年创历史新高,再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荣誉。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国家对农业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机化水平逐年提高,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新增高标准粮田7.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除涝面积4.2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5.5万亩。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13.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全市农机化作业率显著提高。,全市机耕面积达到115.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达99.7%,机播、机收面积均在160万亩以上,约占总播种、收获面积的70%。
    2、加大农业科技服务力度。为增加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提高科技贡献率。我市近年来积极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良种补贴、测土配方施肥、高产创建示范、阳光工程等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推广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长效机制,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同时,农业实用新技术得到了大力的推广和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究和运用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农作物良种覆盖率逐年提高,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良种覆盖率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3、努力提高农产品品质。按照“提质、增产、增效”的思路,我市在推广优质高效农产品的同时,积极发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目前,我市优质粮食年种植面积约150万亩左右,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5%以上,优质果蔬年种植面积20万亩。截止底,全市已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4个,基地面积近10万亩,无公害农产品9种,荣获中国原产地标志认证的白芝麻年种植面积在25万亩以上。
    4、积极推进土地有序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为促进耕地规模流转、适度集中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种植水平和生产效率,我市成立了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并在全市各镇办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积极引导土地有序流转。截止底,全市土地流转19536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6.8%,增加21000亩,增长11.9%,涉及农户41388户,流转形式以转包、出租为主,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方式并存,其中,转包面积112715亩,占流转面积的57.7%,出租面积71502亩,占流转面积的26.6%,其它流转面积11145亩,占流转面积的5.7%。土地的有序流转,有力的推动了农业规模化经营。
    5、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我市以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和农业标准化生产为目的,培育和规范一批涵盖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产品营销等多方面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截至底,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共465家,其中省级示范社5家,xx市级示范社14家,我市示范社30家。入社社员7690多户,社员出资总额达到9.4亿余元,辐射带动非会员农户3.8万余户,合作社统一销售农产品8.16亿余元,较好的降低了农业生产投入的成本,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能力与农产品销售的价格,增强了农业生产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6、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根据市场需求,我们突出抓好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打造出了一批有规模、有特色和能带动农户生产的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加速农业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我市现拥有以粮食加工为主的莲花味精、荷花面粉,以纺织品加工为主的xx纺织有限公司,以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博奥皮业,以姜、葱、蒜等脱水蔬菜进行脱水加工的三利和金泰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32家,其中:国家级1家(xx莲花味精股份公司),省级8家,xx市级23家。这些“农”字号企业,立足xx资源优势,把庄稼地作为第一车间,既有充足的原料供应,又节省了运输、仓储等环节的费用。随着这些“农”字号企业的发展壮大,又反哺了农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强。
    7、积极开展培训,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xx现有青壮劳动力40多万人,为积极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需求,开展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通过对农民进行种植业、设施农业、畜禽养殖、农机使用和维修等技术培训,让农民在“农”字上进行就业和创业。
    二、制约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1、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缺乏基础支撑。我市的农田排灌等水利设施绝大多数建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时间较长,大多老化,许多桥闸井涵大部分到了报废期,我市许多镇办都面临亟待改善极其薄弱的农田水利设施的严峻现状。虽然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我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分布较散,功能不全,不能有效发挥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基础作用,大多数地方现有水利设施由于缺少维护资金,相当一部分年久失修,破损较严重。全市旱涝保收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例不足85%,机电灌溉面积不足10%,难以发挥对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
    2、从事农业生产新型农民少,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缺乏人才支撑。随着打工经济的发展,我市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力85%以上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只有老人、妇女和儿童,相比较这些人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弱,不利于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快速推广和应用。
3、土地种植经营规模小,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缺乏规模化支撑。规模种植是增产、增收的基础,也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12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