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机之未至,不可以先;机之已至,不可以后
【例文】战机转瞬即逝,作战行动宁可拙速,不可巧迟。机之未至,不可以先;机之已至,不可以后。中国古人历来十分重视把握时机,果断出击。无独有偶,拿破仑曾说:“战争的全部艺术就是一个非常合理而十分谨慎的防御,时机成熟时继之以一个迅速而大胆的攻击。”可见,在形势复杂多变、战机转瞬即逝的战场上,应该在战机来临之时紧紧抓牢,快速行动。快则占据先机,使敌猝不及防;慢则丧失战机,陷己于被动挨打境地。(解放军报《巧迟不如拙速》)
【典故】出自元代脱脱、阿鲁图《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七》,机之未至,不可以先;机之已至,不可以后。以此备边,安若太山,以此应敌,动如破竹,惟所欲为,无不如志。
【释义】意思是,时机还没有到来,不能够先行动手;时机已经来到,要马上动手不可落后。
【赏析】《揭子兵法》中讲,势之维系处为机,事之转变处为机,物之紧切处为机,时之凑合处为机。意思是,与战场瞬息万变的作战形势紧密相联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17404.html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17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