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pdf!

学记》新探究之——《学记》新解读

(二)、分段详细解读:

第1自然段:发虑宪,求善良

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学记原文及翻译及解读pdf!

作者近照

第一大部分:

本部分由1-3自然段组成,分别从办学人、求学人和教学人的角度,论述了为什么要办学的理由。

本部分第1段(全文第1段)。

【原文】

发虑宪①,求善良②;足以謏闻③,不足以动众④。就贤体远,求善良⑤;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⑥。君子如欲化民(成俗⑦),其必由学⑧乎!

【解词】

①虑宪:“虑宪”一词,两千年来,学者们一直未能作出正确的解释。它乃是“书虑为宪”一语的压缩。根据《周礼·秋官·朝士》的记载,当国家遭遇严重社会危机:

“凶荒”,即严重天灾,谷物颗粒无收;

“扎丧”,即疾病流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寇戎”,即邻国入侵,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

统治者为减轻人民的痛苦,召集司法官员朝士“虑刑贬”,即根据灾害轻重不同的程度,考虑减轻刑罚,减少国用,以纾民困。并将这结果,书写到叫做幡的旗帜上公布出去,让人民知道。这布告,即是“虑宪”。这布告,就其实质说,它是惠民的,表达统治者对人民的善意。这种具有惠民性质的布告,用现代的法律术语说,即“安民告示”。

②善良:“善良”一词,两千年来学者们也一直都释为“善良的人”,未能给予正确解释。这“善良”在本文具体的语境中,它不是指“善良的人”,乃是指人性的善良品质。追求人性的善良,是《学记》作者建立在其师“性善论”基础上的核心教育理念。这也是《学记》作者个人人性善良特质在教育理论上的必然体现。文如其人,他自己是这样,希望影响别人也能象他一样。

③謏闻:《说文》谓:“謏,小也,诱也。”“闻”,指一个人在社会上广为人知的好的名声。所谓“謏闻”,即博得小的名声的意思。

④动众:“动众”一词,在本语境中,表示“感动大多数人”的意思。郑注孔疏释为“师役之事”,即征发民众服兵役的事,错误。刘震《释义》谓:“耸动群众的听闻,动员起群众”,实际上并没有跳出郑注的窠臼。

⑤求善良:旧版本缺,笔者校补,详见《学记》新校本。

⑥化民:“化”,改变的意思。一般指事物质的改变。如《庄子·逍遥游》所说,大鲲鱼化作大鹏鸟。这“化民”一词在本文具体的语境中,指“改变人性品质由恶劣变为善良”而言。郑注未作解释,直至现在学者们都将其释为“教化人民”,即教育感化人民,实不到位。

⑦成俗:旧版有“成俗”二字,乃后学者妄增,笔者校删,详见《学记》新校本。

⑧学:“学”字有二义,一是作名词性用,表示学校的意思;二是作动词用,表示学习的意思。在本句具体的语境中,它作为专有名词,表示国家最高学府大学的意思。对这个“学”字,郑《注》、孔《疏》将其解释为“学习”的学。高时良《译注》刘震《释义》将其解释为“教育”,笼统了,都没有解释准确。

【今译】

发布安民告示,求得民性善良;足以博得小的名声,不足以感动大多数人。接近有才德的人,亲近疏远的人,以求得民性善良;足以感动大多数的人,不足以改变民性恶劣为善良。统治者要想改变民性恶劣为善良,大概就必须通过大学吧!

【解读】

本段从国家最高统治者办学人的角度论述了他为什么要办学的理由。

从作者论述的思路看,作者是站在时代思想的制高点上,严格从教育的角度出发,运用唯物的辩证的思维方法,采取层层递进的表达手法,通过对用“发虑宪”的政治手段,与“求善良”的教育目的,所构成的教育方式的教育效果,和用“就贤体远”的政治手段与“求善良”的教育目的,所构成的教育方式的教育效果的分析,得出了前者只能为统治者博得小的名声,但不能感动大多数人,也就是说收效甚微。后者虽能克服前者“不足以动众”的不足,“足以动众”了;但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化民”,即改变民性恶劣为善良这个深层次的问题。那么对这个深层次的问题怎么来解决呢?作者最后提出了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必须通过大学教育,通过大学九年严格的系统的德才兼备的教育,培养出大量“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学有“大成”,“足以化民易俗”的人才来解决。

从以上作者所论述的这个思想脉络看来,它突出地反映了这样三个问题:

一是作者发挥大无畏的理论勇气,批判了旧的“政教合一”的教育体制。他严格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遵从教育的规律,认为“发虑宪”这种一般号召的政治手段的教育效果收效甚微;“就贤体远”这种统治者行为示范的教育效果,也只有使人一时情感波动的浅层次的效果,根本解决不了改变人性的深层次的问题。这实际是从理论上宣告了旧的“政教合一”的教育体制的灭亡。

二是它宣告了学校教育作为一个新的独立的社会部门的诞生。虽然这学校是国家办的,它必须担当为国家培养合格“化民”人才的任务,但它作为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有着一定的独立性。学校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有序地运行,国家不能随便干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国家每年只能到学校“视学”一次。即使天子诸侯,也必须遵守学校“未卜禘不视学”的规定。这就不只是理论勇气,而是政治勇气了——学校管国家!

三,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本段论述了大学教育的目的,其目的即“化民成俗”,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且不说“成俗”一词是后学者所加,“化民”也不是“教化民”的意思,关键是本段就不是论什么教育目的。不过,如果非要从本段找出关于教育目的意思的内容,倒也不是没有,那就是“求善良”一语。所谓“求善良”,即想方设法培养人的善良的人性品质。这“求善良”乃是《学记》作者建立在其师孟子“性善论”基础上的核心教育理念,在本段中作为检验旧的教育手段——“发虑宪”、“就贤体远”,教育效果的试金石,是只有通过大学这一教育手段才能解决的问题。从以上论证的过程看,无疑,“求善良”才是教育目的。

两千年来,由于我们的学者对本段文字的理解存在欠缺,自然也就不可能给予正确的解读。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6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