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海拾贝
云中松鹤天海拾贝(一百零四)
人生,如何充满自信?
【引言】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国内疫情肆虐,个别人由于种种原因,似乎有些“撑不住了”,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故鄙人昨天特别写了一篇《探寻人生动力产生、运行及其层次与内涵》的文章,目的是启发大家结合自身找到生活的动力,补充人生的信心,不知有几人看懂?
因为人生最大的危机,就是对生活失去信心,即哀默大于死亡,故我们每一个人必须高度重视,决不可泯灭了自己的人生自信。为此,今天鄙人再纯理论性地补充谈一谈:人生,该如何充满自信?
众所周知,一个人出现生存与精神危机时,就容易产生绝望,即对生活失去信心;
当人进入“绝望”时,大多数都是再也看不到人生的任何希望;
一个人,若出现“看不到人生的任何希望”,要么是因为其生活的物质条件极其恶劣或无法承受;要么是因为其精神生活十分匮乏或思维错乱;要么是因为其心身遭到了无法承受的不公平的打击与迫害;要么是因为其自身的“智慧”与“品德”不足以承受目前的客观现实…………
在此情况下,人如何找回自己人生的自信?
一、向大自然学习,从中找到人生的自信。
天再黑暗,总会有天亮的时候。它告诉我们,人再难,也要看到心中的“阳光”,危难时刻都会过去,这需要我们坚持、坚守与等待;
山再高,都是有“顶”的;海再深,都是有“底”的,它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既有鼎盛,也有低谷,绝不可因一时身处低谷,而放弃攀登,更不可因一时身处鼎盛,而看不到山外有山!
二、向社会生活学习,悟出生活的“得”与“失”的辨证法;
一杯水,满则溢,亏则损。但是在水倒出的过程,“满”在缩小,“空”在增大;这说明了,一个人心中,若“绝望”在增长,其“生存”就会缩小;反之,若“生存欲望”在增长,其“绝望”就会减少。
再看人生的“大小定律”,辈份越大的人越来越成孙子,辈份越小的人越来越成老爷;因为每个家庭中的“老大”,一般都是结婚先于老小,故老小的后人越来越成了“老爷”,“老大”的后人越来越成为“孙子”;现实生活中,父母虽然得到儿女的孝顺与尊重,可事实上从父母的付出来看,父母又像是儿女的儿女,如此“魔咒”,又有几人能够打破?
这就生活辨证法,它告诉我们:目前的“低估”,可能是未来“鼎盛”的磨练,故不可轻言“放弃”!
三、向人类自身学习,找到人生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
人,再伟大,都是一日三餐,白天与黑夜,一年四季;人,再高明,都是血肉之躯;人,再卑贱,也都是生于天地之间,经历春夏秋冬,常见阴晴圆缺、雷鸣电闪与风雨雪霜等。
这说明了,人由于知识、地位、机遇与环境不同,人与人之间,虽然生存质量不同,但生存的法则都是完全一样,只不过有的人在生活中“磨练”,有的人在生活中“享乐”,最终谁是那个千年不倒的人类“丰碑”,还需要历史与后人判定,故人不可轻言“放弃”,更不可随便“闭上自己生存的眼睛”,武断地说自己看不到生活的“信心”。
再看人自身的各个“器官”,有大脑,有手足、有五脏六腑等,各个器官各有各的作用,而且互相统一协调,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若各个器官相互攀比与争功,这个“人”必然会“神经错乱”。这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知之明”,找准自己的“位置”,认清自身所处的环境,才能看到自己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
最后要说的是,每个人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查找自身人生“走投无路的原因”,是自己物质匮乏逼迫所致?还是精神压抑所致?或是因自己的智慧不够而苦恼?…………
物质匮乏不可怕,有人就可以创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若真不行,就周转租借,或向社会和国家求援等;
若是精神压抑所致,请多看天地、自然、万物的生生死死,即可化解人生的诸多疑问,自然皆非一帆风顺,真正的“形态”都是在曲折中前进,坎坷中提升;
若是自己“智力”不够,我们除了加强自身学习外,还可多向智者靠近、求教,赢得指点迷津。
总之,自然万物,既皆有生法,也都有破法;在精神领域,人们既存在绝望,更充满希望;人类社会自然皆是如此。
一个人要前行,就靠你自己点亮自己内心的灯塔,照亮自己前进的道路,方可走出人生的低谷;此时的你,才算是胜者、强者与成功者!
(作者:云中松鹤,2022年11月25日上午,写于北京)
特别声明:
鼎新智库今日头条号,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允嘉律师事务所律师,孙飞主任
若未经作者本人授权,不得擅自转发《云中松鹤天海拾贝》文章,一经发现,根据情况,可随时发起法律追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73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