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要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必须让科研人员能够轻装上阵,心无旁骛地开展科研攻关。
1、少点形式汇报。科研工作中少不了开题结题、务虚研讨、过程汇报,但这些汇报或研讨中,组织者为了直观感受好,大都要求科研人员使用PPT加文字稿汇报,材料做简单了还不行,非得是图文并茂。做这些图文并茂的汇报材料非常的耗费时间,搞得科研人员苦不堪言。基层许多科研人员表示“恨不得一个人当两个人用,项目研究可用的时间太少了”。上级部门或与会人员要理解科研人员的苦和难,想深入了解科研项目的情况,自己应事前多做做功课,少点对汇报形式的要求和依赖。
2、少点文山会海。 现在科研工作专业分工非常细,具体到每个专业部门的人手都很少,忙是常态。但有时上级领导和管理部门大会小会都让科研部门参加,一堆文件让其阅处,不时要这个材料那个报表。几个小时的会,真正用于落实的实则几句话,有的纯粹就是陪会。转发下发的文件也是如此,厚厚的文件实则要点就那么几行那么几条,有些阅不阅无关紧要。科研人员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难免顾此失彼,必须把他们从文山会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科研上。
3、少点注水专利。为鼓励创新、强化专利保护意识,许多地方政府或群体给专利附加了“优惠”和“光环”。企业为了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展现自身创新能力、保护研究成果,无形中放大了专利的作用。科研考核中,往往对研究项目的专利数量给出具体要求。这使得科研人员有时候为了专利而专利,给专利数量和质量注了水。申请和持有这些“注水”专利费时费力费钱财,给企业和科研人员都增加了负担。我们应该弱化对专利数量的要求和考核,加大对专利质量的要求和考核。
4、少点经验搬套。著名的《伊索寓言》里有个驴子过河的故事,一头驴子托着两大包盐躺水里后变轻了,轻松过河了,它为自己获得了一个宝贵的经验而庆幸。后来有一次驮着两大包棉花过河,采用同样的方法,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这头驴子的悲剧就在于把过去的经验用于当前问题的解决,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科研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一味生搬硬套所谓的经验,很容易固化僵化思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一定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好的经验也要因地制宜。
作者简介:于虎 江苏油田党校(培训中心)副校长、党委书记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aowenren.com/89704.html